第547章 辽东攻略(第2页)

加上辽东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王朝的领土,隋炀帝自认为有责任收复故土,消除东北边疆威胁,建立个人威望,于是隋炀帝拉开了三征高句丽的序幕,也为隋朝的败亡埋下伏笔。

唐朝历经太宗、高宗两任皇帝,终于将高句丽灭掉,重新收复辽东之地,并设营州和安东两大都护府实施管辖。

都护府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对辽东地区实行军管,为何不能像大唐其他地区一样管理辽东呢?

因为辽东的汉人太少,高宗灭了高句丽后,将高句丽人全部迁到了淮河以南的地区,然后又以高规格高奖励的政策鼓励百姓迁往辽东居住。

然而辽东实在太偏僻,大部分百姓都有乡土情结,愿意迁往辽东定居者寥寥无几,大部分愿意的都是在本地难以生活下去的底层百姓。

既然如此,仍无法改变辽东胡人多、汉人少的局面,不得不以兵威镇压之。

说到底,辽东失去控制,其实就是在司马懿平定辽东后,进行大规模的屠城,杀害官吏,迁走百姓而起。

没有这些操作,以当初辽东军西击乌桓,东破韩濊,北攻鲜卑、高句丽的傲人战绩,不可能让异族轻松占领辽东。

鲜卑、高句丽以及后来的契丹、女真能在辽东崛起,与这里的汉人太少有很大的关系。

而辽东汉人太少始于司马懿平定辽东后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说,辽东毁于司马懿之手毫不为过,辽东自此开始汉人稀少,也让历朝历代在这里的统治极为薄弱。

…………

“鹏举忧虑的无非是,一旦担任辽东的最高行政官产生异心,笼络麾下的将士们,就能直接造反,割据自治。

而且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辽泽天险的存在,朝廷对于平定辽东极为消耗国力。

自秦朝一统华夏后,采取郡县制开始,本地的县令,郡守或是刺史等最高行政官是绝对不能安排本地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