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哀牢国灭!


 
虽然对于封冥这样的贵族来说,无论是投降还是离开永昌郡,都会失去现在应有的权势,毕竟就算攻下敦忍乙国,所有事情都百废待兴,哪有现在的生活安逸。

但是投降汉人,留在永昌郡,他们这些贵族还是能够凭借积累的知识和自身的才能,进入大汉官场。

永昌郡如此辽阔,仅靠王翦带来的汉人官吏,如何治理如此大的地盘,更何况他们作为本地人,对于从益州北方诸郡来的官吏,也有熟悉当地实际情况的优势。

即使最终没能通过考核进入官场,这里也有他们祖祖辈辈留下的田地,衣食无忧的过完这一生完全没有问题。

而离开永昌郡,前去敦忍乙国,则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封冥的想法,基本代表了绝大多数哀牢贵族与官吏的想法,这和当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荆州与扬州。

荆州豪族与江东群臣的选择一样的。

刘表死后,曹操南下,继位的刘琮毫无反抗能力,在荆襄豪族的劝说下向曹操投降。

对于荆襄豪族来说,为谁效力完全一样,他们的身份都不会改变,都是地方豪族。

曹操代表的是中央,投降曹操,说不定还能进中央任职,或是封个侯。

刘琮并没有像《演绎》中描述的那样,投降后,封为青州刺史,与蔡夫人在前去青州的路上,被曹操派遣的于禁半路截杀。

刘琮的生母虽然不是蔡夫人,却是蔡夫人从小抚养长大,娶的是蔡夫人的侄女为妻。

刘琮代表的不仅是荆襄豪族蔡氏,更是代表的在荆州二十年,多树恩义的刘表。

当时的曹操志得意满,正是展现自己海纳百川胸怀之时,怎么可能杀刘琮这样的大汉顶级豪门之后?

刘琮不但得以善终,后来还从青州刺史的位置上,调任到朝廷,担任谏议大夫的职位。

平定荆州后,曹操的目光望向了躲在夏口的刘备以及江东的孙权。

江东集团,包括张昭为首的流亡北士,以及顾、陆、朱、张为首的本地顶级豪族基本都主张投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