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大秦战五渣

第448章 李斯又要搞事情(第2页)

 对上,在有些事情上甚至能与皇帝掰掰手腕。 

 对下,因九卿各管一摊,权柄分散不说,还要全靠左右两相从中统一调度与协调。 

 而黄品抛出来的新制,则是三公相互牵制,左相两相的权柄大为削弱。 

 九卿改为六部后,三公间执掌的权柄更明确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相互间的协作,再不必需要左右两相从中斡旋。 

 从明面上看,唯一的好处就是官员任免由皇帝亲敇,改由六部中的吏部掌管。 

 但仔细想想,最大的好处则是由执掌吏部之人得了。 

 左右两相从中得的好处只是次之。 

 若是执掌吏部的人像是蒙毅这样的,两相干脆就捞不到好处。 

 可以说新制上下两头都得利,唯独中间的左右两相在失利。 

 不过想到新制好处虽然对上下两头明显,但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改制。 

 因为权柄划分的越细,所需官吏也便越多。 

 如今大秦上下都缺官吏,且并非表面上那么安稳,轻易改制必然要出大问题。 

 其次,大秦朝堂上大多朝臣为关东士卿,就算是改制也还是原有的朝臣得利最大。 

 虽说身为左相的权柄小了,可由谁来任吏部执掌之人,还是能说上话的。 

 再特意加强与属下的关系,或者是将利益捆到一起,能坐到朝堂上的其实还是那几家人。 

 但是随着九原学宫第一批各学学生赶赴咸阳接受考教。 

 让刚松了一口气的李斯,瞬间又将危机感拉满。 

 第一批的学生虽然只有百人,但才学上个个不凡,并且还有治理乡里的经验。 

 更要命的是,九原各县所立的县学都有各家弟子去对孩童不收任何束脩的教授。 

 学识一旦被普通黔首所掌控,士卿之家必然受到影响。 

 眼下或许因各处缺少官吏而不显,十年二十年之后则必然突显恶果。 

 除此以外,黄品虽然已经远赴岭南,但一波接一波的巨大压力依旧扑面而来。 

 南海郡为岭南三郡中底子最佳之地,南越人入了籍册,意味着不久过后必然堪比中原郡地。 

 这劳功丝毫不比打下岭南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