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大秦战五渣

第449章 李斯的策言(第2页)

 因此,吃惊过后嬴政并没有任何表态。 

 李斯见嬴政没言语,心中立时一安,沉声继续道:“若按大秦律,本不该有此之备。 

 但安国侯主张仁教,使少府免了天下口赋。 

 岭南之地,更是田赋都免了十年。 

 陛下曾言,天下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此依照,若不救赈,几郡之民心中定生怨恨。 

 恨陛下不仁,恨失田之苦皆为律法严苛。” 

 略微顿了顿,见嬴政还是没有吭声的意思,李斯再一次运了运气,沉声道:“陛下得以让大秦一统天下,皆依仗上下之民遵守律法。 

 且六国被灭,也证明只靠仁教不足以强国,更不能使上下之民感恩陛下。 

 如今大秦数十郡,除却河西与岭南,尽行强国律法。 

 归心黔首当为重,而生民次之。” 

 再次顿了顿,李斯做出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继续道:“臣此言并非责难安国侯在岭南所行之事。 

 毕竟安国侯也是无奈之举,是为笼络生民归心。 

 不过前因以成,致使后果上下难定。 

 臣有个折中之法,受灾几郡可破例全力救赈,以免因失田而生恨为贼。 

 而岭南与河西,乃至九原都当再派律吏宣法或是为师,尽快让几地与各郡无异。 

 此外,国债虽说大多以河西之地为质,但也有选要财帛为偿。 

 太仓丰盈只是一时,想要长久丰盈,还当以熟地为重。 

 且百越之人本就更为懒惰,只是一味施恩,律吏下派的再多也无用。 

 只有使之自强,方能垦草丰仓。 

 而南海郡入籍有数十万,一月前陛下又增调所耗。 

 臣以为,接下来的一二年间,太仓该当停下对岭南调拨。 

 以使新民不成懒疲之民。” 

 听到李斯的这个建议,嬴政略微皱了皱。 

 李斯的这个提议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他以为李斯会借此挑起律法之争。 

 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想暂时停了对岭南所耗的调配。 

 但是略一思索,嬴政就明白了李斯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先是新制,后有九原的那批学生,李斯被彻底给吓到了。 

 下派律吏也好,停了岭南的调拨也罢,都是为了遏制黄品,进而遏制新制。 

 不过嬴政对李斯的这个做法有些嗤之以鼻,甚至觉得这完全就是一个昏招。 

 为了黔首不懒惰,变法时立了律法。 

 当受灾时除却免了赋税,对黔首私下的救赈极少,更不允许横户失地。 

 而在如此强法之下,大秦确实得以强国。 

 但这个律法只适合关内的黔首。 

 一是关内漕渠众多,且时常打理从不淤堵。 

 大的天灾几乎没有。 

 而勤耕之下,再有家中子弟获取功勋,面对小的天灾大多的黔首都能应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