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901章 辽阳驿使音尘来(八)(第2页)
朱载坖也认为是不能杀图们汗的,一旦杀了图们汗,对于后续处理大明和蒙古人的关系是极为不利的,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在不能杀图们汗这个前提下,就是应当怎么处理图们汗的,作为大明的战俘,图们汗还是能够发挥一些作用的,这朱载坖命令内阁和兵部等相关衙门好生商量一下,要利用图们汗招降一部分蒙古部落,为大明所用。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不能杀,那么对于图们汗,大明要怎么安顿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的,图们汗好歹也是一国之君,虽然现在是大明的阶下囚,但是毕竟也算是重要人物了,大明应该怎么处理确实是一个问题,大明似乎还没有处理这些亡国之君的经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之前在太祖、成祖时期,大明确实削平了不少割据政权和小国,也擒获了一些领袖,不过那个时候对于这些人的处理都比较简单,就是直接宰了,对于图们汗,大明已经定下了基调就是不能杀,张居正等重臣们建议,比照前代的办法,予以封赏,作为羁縻蒙古的一个策略。
张居正举出的例子就是 贞观年间的突厥可汗颉利,贞观四年,,败于李靖,在逃亡途中被张宝相擒获,押送长安,被唐朝授予右卫大将军。贞观八年,颉利可汗去世,唐廷追赠他为归义王,谥号为“荒”。唐廷诏令突厥人安葬颉利可汗,按照突厥的礼节将其遗体火化,葬于灞水之东。对于这些被俘虏的君主,一般情况下不加诛戮,以示人主之慈,也是一件美事,张居正认为将其供养起来,并不会消耗多少钱粮,却能够展示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仁慈。
作为长安舞王,朱载坖当然是很了解他的故事,唐太宗对于他的处理,确实是可以作为一个模板来参照,当年唐军把颉利可汗押送到长安,并向太庙祭告。唐太宗来到顺天楼,士民们都涌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