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天下何曾得大治(四)(第2页)
同时也要通过后勤对于边镇大军予以控制,在新的体制之下,后勤司负责官军的后勤事务,每季度向练兵军务处和所在地总督汇报官军的粮秣、弹药、军器等消耗情况,总督等大员也要随时检查官军的战备情况,朝廷也会责成卫尉寺对于官军的粮饷、弹药、军器储备情况予以掌握,尤其是军器和弹药的储备,既要保证官军的日常训练和作战,也要保证不能对朝廷构成威胁,这点是很关键的。
除了对于镇协官军进行改革之外,都司卫所也是朝廷的的重点改革方向,首先就是五军都督府,作为卫所的最高管理机构,分领在京除亲军指挥使司外的各卫所和在外各都司卫所。本来权力是很大的,但是在土木之变后,兵部逐渐侵夺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在朱载坖即位之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得以加强,但是仍旧受到兵部极大的制约。
朱载坖首先要调整的是五军都督的管辖范围,最开始五军都督府分领各都司是不按地域划分的,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确实是不便,所以不久就调整为以地域为主体的隶属关系。大致是后军都督府———华北各都司、行都司、左军都督府———华东/东北各都司、右军都督府———西部各都司、前军都督府———华南/华中各都司、中军都督府———河南/徐州以南杭州湾以北各都司和留守司,除左军都督府辖区被中军都督府下南京以东各卫所切断外,其它都督府所辖都司的地域性很强。
但是这样的调整朱载坖仍然认为不够完善,首先是各都督府和各都司距离太过于遥远,都督府根本无从掌握各都司、行都司、留守司的实际情况,朝廷将五军都督府全都留在京师,固然是便于朝廷直接掌握军队,但是也是使得各都督府和分领的都司卫所之间极为陌生,根本无从了解实际情况。
所以朱载坖决定,调整五军都督府的建制,要设立行都督府或者都督府分司,派遣到所管理分领的各都司的地面上去,直接管理所辖各都司卫所,朱载坖在和臣子们商量之后,决定设立行五军都督府,各行都督府以右都督为长官,分驻辖区,对各都司实施就地管理,左都督仍旧驻京师。不仅仅要设立行五军都督府,还要以地域为划分,将各都司、行都司、留守司等归都督府管理,加强朝廷对于卫所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