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8章 煤炭殷殷系万家(三)(第2页)
徐州铁厂的一位工匠向朝廷献上自己的搅炼炉法,所谓搅炼炉,就是铁块加入炉内,利用木炭的燃烧在炉内形成高温。空气分两部分进入,从风管进入的是热风,用于木炭燃烧,炉顶部还有冷空气入口,冷空气进入后作为氧化介质,氧化铸铁中的硅与碳。但是随着铁被提纯,熔点升高,导致铁水有凝固趋势,因此需要人工进行搅拌,所以被称为搅炼炉。
搅炼炉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炉底用铁的氧化物砌筑,但是搅炼炉的温度仍然是不够的,铁料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但由于炉底和炉渣中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碳可以脱除到很低,成为熟铁;然后经反复锻打,挤出熟铁中的氧化铁渣子后,制成相应的材料使用,这点确实比大明现在的办法要好用多了。
但是这种搅炼炉也有缺点,劳动条件恶劣和钢铁品质差,朱载坖也仔细查看了工部和军器监的审查奏疏,工部和军器监审查之后认为,这种搅炼法比之大明现在的炼钢方法还是要强很多,产量提升很大,虽然所生产出来的钢铁需要进一步加工,但是产量确实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朱载坖很清楚为什么搅炼法所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不好,主要是因为炼铁炉的温度不够,因为冷风灌入炉内,导致温度下降,要想提高温度,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加热新风,也就是增加蓄热池,蓄热室的废气和待预热气体不能同时流过一室,故必须成对使用,废气和待预热气体不能同时流过一室,故必须成对使用,一个通过废气,另一个通过待预热气体,经一段时间后气流换向。
朱载坖认为在搅炼炉的基础上增加蓄热室,提高钢铁冶炼的温度,提升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先以四个蓄热室为例,两两一组,炉内的烟气首先经过第一组蓄热体对其进行加热,但蓄热体温度达到要求后将炉内烟气通入另一组蓄热体。此时空气从已经加热的蓄热体内通过,空气预热,蓄热体冷却。随后再对气炉进行切换,重复以上过程,间接用烟气对空气进行换热。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炉内温度,不过具体应该操作,就是工匠们应该考虑的事情了,朱载坖能够提供思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