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章 旌旗南指伏孽龙(四)(第2页)
当年大明之所以饮恨安南,主要还是后勤问题,安南时叛时降,阴晴难定。官军后勤供给是个大问题,从广西运粮到安南,需要经过涉鸡陵、隘留、丘温、凭祥、龙州、太平等地,这些都是有名的瘴区。运送给养的士卒往往死伤惨重,同时安南人还伏击官军的后勤,导致官军后勤困难,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从张辅之后,官军的将领没有张辅这样的能力,用后人评价的话说就是:“蛮疆险远,易动难驯,数年之间叛者数起,柳升以轻敌丧师,王通以畏怯弃地。虽黄福惠爱在交州,叛人心折,而大势已去,再至无功。交址内属者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馈饷至百余万,转输之费不与焉,至是弃去。官吏军民还者八万六千余人,其陷于贼及为贼所戮者不可胜计。而土官向义者陶季容、陈汀之属,乃往往自拔来归。”
对于大明来说,在安南的失败确实是严重挫折,使得大明国威沦丧,在南洋藩属中的威信大大的降低,更加重要的是,给了安南一种错觉,就是大明也不过如此,这也是后来安南之所以敢于屡屡挑衅天朝的重要原因。朱载坖不准备惯着安南了,在有生之年,不把这帮猴子的猴脑打出来,他这个皇帝也就别干了。
朱载坖要收拾安南,已经是摆在明面的事情了,朝廷官员是都很清楚的,甚至于安南人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安南人这次选择支持广西的叛军,就是要延缓大明动手的时间,好能够提前有所准备,但是朱载坖迅速调遣官军平叛,同时派出倭人来袭扰安南,离动手的时间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通过前线的战报,朱载坖已经了解到官军在广西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次官军按照朱载坖的旨意残酷的镇压了这些叛军,这是朱载坖很少见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朱载坖并不会要求官军赶尽杀绝,但是这次情况不同,这些瑶人屡屡所乱,朱载坖已经无法容忍他们,而且和安南勾结,这无疑触犯了朱载坖的忌讳,而且朝廷征讨安南在即,一旦这些瑶人再次作乱的话,无疑会严重的影响朝廷征讨安南的计划,所以朱载坖采取的办法就是严加诛戮,以保证广西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