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发愁的书签
第1096章 顾常青的决断
在体制内浸淫多年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几乎就是一篇不带一个脏字、却字字诛心的檄文。
这篇报道一出,瞬间在汉南省激起了千层巨浪。
当晚,汉南省委大院,常委会议室。
夜色深沉,但这间象征着全省权力核心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一场紧急的、范围极小的会议正在这里召开。
宽大的会议桌上,摊开着几份还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报纸。
那篇《一场火灾后的冷暖:谁来照亮他的康复之路?》的报道,静静地躺在那里,却触动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事情就是这样。”临时主持宣传部工作的副部长刑衡彬简要汇报了这篇报道,以及他通过其他渠道与那位记者进行接触的情况。
顾常青听完后,皱着眉头说道:“你是说,这个记者是在网上看到了这家人的求助,然后进行了调查、采访才写出的这篇报道。”
“是的,我们也查了,确实看到了这个重伤患者的家人在网上的求助帖。”
“这个帖子在网上的关注度很高,确实引起了不少反响。”
刑衡彬有些惭愧的说道:“书记,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我检讨。”
2014年以前,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成立以前,政府对互联网管理和舆情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多头管理特征明显。
由新闻办、宣传、广电、文化、教育、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等多家部门共同参与、管理。
省委这个层面,属于宣传部的管辖范围。
顾常青伸手往下按了按,“行了,现在不是检讨的时候,现在是这个事情该如何处理。”
省长周恒祥接着话题说道:“写这篇内参的记者背景不简单,思路很清晰。他抓住了‘问责’这个核心,质疑点非常精准,”
“一是市长为何安然无恙;二是让被质疑该负主责的人主持工作,是否合适?”
“这已经不仅仅是对保康市的质疑,更是对我们省委执政水平、问责公正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