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问世间可否有仙(第2页)

 “请问高僧,何为修行?”

 叶易打量一番,发现此人是个凡人,身上并无异常能量波动,但还是耐着性子,道。

 “修行?施主欲要效仿我辈,成为世间的清醒者?”知客高僧略微诧异。香客来此,一般都是为了询问世俗之事,很少有人会如此询问。

 不过,其接着又说:“修行是谓修佛,放下红尘俗世,一心向佛,便能见佛,进极乐世界。”

 “如何放下红尘俗世?”

 “削发净身,成为佛门弟子即可。当然,在此之前,你需将黄白俗物捐给寺院,毕竟,佛不渡有缘人,这也算是帮你了却红尘牵绊。”

 “。。。???”

 “高僧可否见过佛?进过极乐世界?”

 “这。。还不曾有。”

 “。。。我可否进达摩洞一观?规矩我懂,这是20克金条,够不够?”

 “施主真乃慧根灵明之人,既如此,贫僧就破例一回。”

 离开香房,叶易在侍僧的带领下,来到了少林寺内院的核心之地,一路上手持棍棒的僧人众多,守护盘问很是森严。

 这里除了达摩洞外,还有大雄宝殿、塔林、千佛殿、藏经阁等多处古迹。

 其中,达摩洞正是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修行之所,传闻其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终于明悟本心,隧创立禅宗,传授佛意。

 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本来面目?”

 进入洞内后,叶易仔细打量,在东壁上发现题有几字,看后,不禁思索起来。

 有关佛教的各种经文,他都有在永恒真界中详细了解过,佛教讲‘缘’,讲‘因果’,认为种因得果,万事万物皆有定数可言。

 而佛教修行是谓修心,观天地,见众生,悟己心。

 也因此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既见真佛。

 他们所求无欲无念,做到真正洞悉一切本质,抛却世间杂念,一心向佛,也因此其被历代帝王所接纳,但同时又很憎恶。

 一方面,其不参与天下、权利的争夺,上层与之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其又不事生产,无法促进帝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