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不三国随风扶摇九万里

第424章 师父遗泽 马超宏愿(第3页)

 贾诩于屋内徘徊,眉峰紧蹙,心底尽是愁绪。以长远视角审视,宛城的战略地位难以持久维系,对于张绣而言,回归西凉或为高瞻远瞩之策。然当下马超挥师扬州征战,在贾诩的战略研判中,此去恰似深陷泥沼,陷入困境概率极大。其因有三:天时上,天气寒冷且路途遥远,大军长途跋涉远赴作战,气候与征程皆为不利因素;地利方面,西凉军素以骑兵作战见长,而扬州之地河道纵横交错,骑兵优势难以施展,地理条件上已处劣势;人和层面,马超受天子刻意安排至此,后方补给竟需远从西凉千里迢迢转运而来,人心不齐,调度艰难。天时、地利、人和尽失,此战无疑是凶险万分的泥潭。

 观张绣之态,其对马超满怀热忱,赤诚相待,毫无保留且毫无防备,必欲出兵驰援。可这般行事,一旦倾尽宛城之所有资源,即便日后如愿回归西凉,又怎能在诸势力中获取应有的重视与优厚待遇呢?

 贾诩卧于榻上,反侧难眠,心中明了,谋划布局不可仅聚焦于长远蓝图,而罔顾眼前困厄。沉思良久,他笃定唯有将此事告知张济方为妥善之法。待明日,定要与张济促膝长谈,把张绣当下的心思以及出征扬州之行的利害得失条分缕析,详尽阐释。只因在张绣心中,张济之言颇具影响力,唯有张济出面,方有劝止张绣之可能,其余众人皆难以担此重任。

 (/ht。

 张绣的性子本就执拗,此时依旧梗着脖子,看样子是还要继续发言。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一旁,只见徐庶、张辽、张任都在一个劲儿地给他使眼色。再看马超,那原本英气的脸庞上此刻明显带着一丝不悦,张绣这才恍然醒悟过来。他深知这位少主对其师父的尊敬,那可是深入骨髓、发自肺腑的,自己方才那般直言不讳地谈论他的师父,少主必定是极为恼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