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黑山邀叙 长安赴约
马腾望着帅旗上那抹即将被雪色吞没的赤红,想起儿子出征前披甲的模样——银甲将军的银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眼底的锋芒比羌胡的弯刀更凛冽。\"传令下去,\"他猛地转身,铁甲碰撞声惊飞檐下寒鸦,\"全城戒严,粮草辎重即刻入库!就算超儿不在,我也要让这长安城,成为插在关东诸侯咽喉的钢刀!\"
此时顶盔贯甲的魏延也来到城头,马腾说道:“文长将军辛苦,刚才我与文优还在谈起。这长安的防务,如今我们兵力短缺,要辛苦将军了。”
寒风卷着雪粒扑在魏延的铁面护颈上,发出沙沙轻响。他抬手掸落肩甲积雪,抱拳行礼时,锁子甲碰撞出清脆声响:\"老将军言重,末将既领凉王将令,自当死守长安!\"
马腾望着年轻将领坚毅的面容,苍老的眉头稍稍舒展,却仍难掩眼底忧虑。火盆中跳跃的火苗将三人影子投在斑驳城墙上,忽明忽暗间,李儒缓缓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兵力部署:\"如今城内守军两万,粮草虽足,但周边势力......\"他话音未落,魏延已跨步上前,粗粝的手指重重按在潼关位置。
\"敌军若来,潼关必是首战之地!\"魏延目光如炬,\"末将已安排斥候潼关各方向每日巡查百里,但有风吹草动,我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他腰间的虎头湛金枪微微晃动,在雪光中泛着冷芒。
马腾抚须长叹,伸手拍了拍魏延肩头:\"有文长在此,老夫心安。只是......\"他望向城外无尽的雪原,声音低沉,\"超儿远在北地,长安孤立无援,还需从长计议。\"李儒默默往火盆添了块木炭,火星迸溅中,三人的身影映在风雪飘摇的城头上。
时间又过半月,转眼到了11月中旬。袁绍的玄色旌旗在幽州翻卷,宣告着这片土地终被纳入其版图。而千里之外的长安,同样笼罩在刺骨寒意中。
雪已经停了数日,仍然有残雪留在巍峨的城墙上,将\"马\"字帅旗染成斑驳的红白相间。守城士兵裹着厚重的棉衣,在箭楼上跺脚驱寒,长枪上凝结的冰棱折射着冷冽的光。朱雀大街往日的喧闹已被寒风驱散,偶尔有几辆载着粮草的马车匆匆驶过,车轮碾碎冰碴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残雪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寒光。马腾裹紧貂裘,靴底碾碎阶前冰棱,望着巍峨的城楼叹息一声。李儒紧随其后,袖中羽扇轻摇,却难掩眉间隐忧:\"老主公,昨夜新到的军报......\"
\"不必说了,我已经知道了。\"马腾抬手打断,目光扫过城墙上结霜的垛口,\"超儿在北地鏖战,长安每一寸安宁都如刀尖起舞。\"话音未落,忽闻身后传来甲胄相撞声,魏延大步上前,:\"老主公怎又亲自上城?风寒露重,当心身子。\"
\"雪停了,来看看城防。\"马腾踱步至火盆旁,暖意却驱不散眼底阴霾。跳动的火苗映得三人面容忽明忽暗,忽有兵士跌撞着冲上城楼:\"报——潼关左近发现流民踪迹!队伍绵延数里,携老弱妇孺,似有武装随行!\"
魏延猛地握紧长枪,枪杆在城砖上磕出闷响:\"可探得旗号?\"
兵士单膝跪地,甲胄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回禀将军!我等尚未靠近,只见流民队伍旌旗隐现,哨岗林立,戒备甚是森严!\"话音未落,魏延猛地踏前一步:\"究竟有多少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