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不三国随风扶摇九万里

第992章 流言四起 舆论压力(第2页)

当刘备带着先帝之子刘阳抵达襄阳时,刘表为彰显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亲自率领荆州一众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地前来迎奉。

刘阳不过是个年幼的孩子,此刻被刘备抱在怀里,面对眼前这一大群陌生且气势不凡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是用怯懦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众人。刘表脸上挂着一副仁爱亲和的神情,轻声说道:“皇子啊,我也是刘氏宗亲,来来来,到我这儿来。”然而,刘阳却惊恐地紧紧抓着刘备的衣襟,说什么也不肯撒手。

刘备一边轻声安抚着刘阳,一边却要将他抱至刘表身旁。刘表依旧和善地笑着,唤来刘琦之妻黄氏,示意她来接过刘阳。刘阳虽然满心恐惧,可在刘备的坚持下,刘备也只能忍痛松开手,把刘阳交到黄氏手中。紧接着,刘备一指赵云,说道:“这是赵云,平日里也常与皇子接触,就让他一同照顾皇子的起居吧。”刘表微微点头,算是默许了此事。

这是皇子刘阳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面,随后的几天里,刘表与刘备多次一同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每次提及皇子,刘表便顺势说起先帝之死的种种蹊跷之处,逐渐为起兵讨伐曹操做着舆论铺垫。

在这期间,襄阳城内暗流涌动。荆州的文武官员们对于这件事态度不一,有的认为刘表此举是为了复兴汉室,顺应大义,应当全力支持;而有的则担心此举会激怒曹操,给荆州带来灭顶之灾,因而心存顾虑。

刘备在襄阳的这段日子,一方面与刘表密切商议起兵的事宜,另一方面也在暗暗观察荆州各方势力的动向。他深知,此次行动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而赵云则遵照刘备的嘱托,时刻守护在刘阳身边,对他的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让这个受惊的孩子逐渐安定下来。

随着刘表对先帝之死蹊跷的宣扬,襄阳城内百姓们也开始私下议论纷纷。一些人对曹操的行为感到愤慨,认为他拥立的天子来路不正,支持刘表起兵;而另一些人则害怕战争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忧心忡忡。

在这紧张而微妙的氛围中,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一个爆发的契机。刘备深知,自己必须把握好这个机会,联合刘表以及其他可能的力量,与曹操展开一场殊死较量,为兴复汉室踏出关键的一步。

随着刘备携先帝之子刘阳抵达襄阳,刘表借此质疑曹操拥立刘协之事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在天下传播开来,就连江东之地也流言四起。

原本已渐渐平息的关于孙策之死的种种疑点,此刻又被重新翻出,在江东的大街小巷悄然流传。这些流言犹如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孙权的心弦,让他不禁毛骨悚然。孙权心中暗自思忖:“怎么这事儿就像野火一般,怎么也消不下去了?”

回想起之前,因为马超的存在,孙权对周瑜的包围策略已然放开。毕竟马超势力的威胁摆在眼前,再将精力放在对周瑜的围堵上,似乎已无太大意义,双方也就此相安无事。然而,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江东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无论是江东的世家大族,还是孙权本人,都不禁有些着急。

江东内部,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位老将依旧牢牢把持着江东一半的兵权,在江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事件发生后,这四员老将却仿佛对外面的风云变幻视而不见。孙权心急如焚,紧急召集他们入宫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