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不三国随风扶摇九万里

第999章 驱虎吞狼 反中其计

来到许都城外,曹操等人极目远眺,但见远处烟尘飞扬,仿若天边涌起的滚滚乌云,声势惊人。那烟尘之下,隐隐可见似是骑兵组成的千军万马,正朝着许都风驰电掣般赶来。曹操不禁脱口而出:“西凉,果然是西凉!”他感慨说道:“还是西凉铁骑声势浩大呀!”

此刻,曹操心中涌起了许多期待。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西凉铁骑的到来,无疑给了他莫大的希望。他暗自思忖,若是西凉铁骑能够派遣七八万之众前来相助,那便足以与袁绍的主力抗衡。如此一来,自己只用专心对付刘表和袁耀,所承受的压力就会轻了许多。只要能稳住这三路防线,说不定就能在这场大战中扭转乾坤,化险为夷。

一旁的荀攸似乎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低声说道:“主公,西凉铁骑向来勇猛善战,若能得他们全力相助,我军胜算大增。只是,不知此次他们究竟来了多少人马。”

曹操微微错愕,再次定睛细观,虽说这队伍声势颇大,可瞧那规模却不似有太多兵马。但他很快收拢心神,毕竟骑兵已愈发靠近。大军离他们尚有百步之遥时,便整齐地停了下来。唯有一队骑兵径直往前赶来,曹操抖擞精神,说道:“来了。”赶忙紧走两步上前迎接。

但见打头的是一员少年将军,英武异常,正是他的儿子曹昂。另有一员青年大将,面庞犹如重枣之色,颌下一缕短须,显得颇为仪表堂堂。而在另一侧,则是一位顶盔贯甲的女将,身姿矫健,英姿飒爽。

曹昂还未到父亲身边,便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快步来到父亲面前,恭敬地拜倒,唤道:“父亲,儿回来了。”曹操满是欣慰,连声道:“好好好,吾儿身体看来是大好了。”曹昂简单活动了下身子,展示自己的状态,说道:“早好了,劳父亲挂念,实是儿的罪过。”接着,他转身说道:“来,儿为您介绍,这位是魏延将军。”魏延听闻,上前一步来到阵前,拱手作揖,大声说道:“参见司空大人!”曹操微笑着回应:“魏将军一路辛苦,城中已设下酒宴,稍后随我一同饮宴。”

这时,马云禄大大方方地直接上前,盈盈下拜,说道:“拜见曹叔父。”曹操看着儿子,心中已然明白,这便是那西凉大小姐。却依旧故作不知,转头询问曹昂:“子修,这是?”曹昂赶忙介绍道:“父亲,这是西凉马伯父爱女,梁王马超之妹,马云禄。”曹操以父亲看儿媳的眼光细细打量,心中满是喜悦与满意,嘴里不住地说道:“好好好。”

曹操深知,在这艰难时刻,西凉能派出援军,还让马超之妹前来,其中必有深意。而魏延看起来亦是不凡,想必武艺高强。他心中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借助西凉这股力量,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取得优势。当下,他热情地招呼众人进城,一边走,一边与众人交谈,言语间尽显亲近与关怀,试图拉近彼此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并肩作战奠定良好基础。进城后,许都城中张灯结彩,酒宴已然备好,众人入席。

曹操趁众人交谈正欢的空档,不着痕迹地叫过一旁的曹昂,微微侧身,小声说道:“子修,此次西凉来了多少兵马支援?”曹昂心中明白父亲对兵力极为关切,当即轻声回应:“2万西凉铁骑。”

曹操听闻,不禁有些错愕,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他微微皱眉,低声说道:“怎地只来了2万?如今三面开战,袁绍、刘表、袁耀三方势力来势汹汹,这2万兵马,恐怕只是杯水车薪呐。后续还有援军吗?”

曹昂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父亲,孩儿临行前,曾与西凉方面商议,这2万铁骑已是他们目前能抽调出的最大兵力。西凉地域广阔,需驻守之地众多,且梁王马超远在草原,诸多事务还需调配,短时间内难以再增派援军。”

曹操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2万西凉铁骑虽然精锐,但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战局,确实显得有些单薄。他深知,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2万兵马之上,必须重新审视战略部署,合理调配各方兵力,寻找破敌之策。

思索片刻后,曹操怕儿子察觉自己的异样,拍了拍曹昂的肩膀,说道:“子修,西凉能派这2万铁骑相助,已实属不易。我们不能怨怪他们。接下来,你与我一同好好谋划,如何将这2万铁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我们也要依靠自身力量,坚守各处防线。”

曹昂坚定地点点头,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协助父亲应对此次危机。”曹操看着儿子坚毅的神情,心中稍感宽慰,他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局势多么艰难,都要带领麾下将士杀出一条血路。

在酒宴上,众人推杯换盏,表面上气氛热烈欢快,可曹操心中始终压着战局的巨石。他看着席间的魏延与马云禄,思索着如何将这两万西凉铁骑用在刀刃上。

曹操举杯向魏延示意,说道:“魏将军,久闻您英勇不凡,此次西凉与我军携手,还望将军在战场上多多出力。”魏延赶忙起身,双手抱拳,朗声道:“司空大人放心,末将定当效犬马之劳,不负所托!”曹操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赞赏。

随后,曹操又看向马云禄,笑着说道:“云禄贤侄女,此次你不远千里而来,曹操感激不尽。想必在西凉,你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马云禄起身,落落大方地回应:“曹叔父过奖了,小女子虽不才,但也愿为抗击袁绍出一份力。”曹操心中一动,暗道这女子豪爽果决,若能加以善用,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酒宴过后,曹操将荀攸、郭嘉、曹昂等人召集至营帐,商讨御敌之策。曹操面色凝重地说道:“如今西凉只派来两万铁骑,局势依旧严峻。大家说说,这两万铁骑该如何部署?”

荀攸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袁绍乃此次联军之首,兵力最强,威胁最大。可将西凉铁骑中的一万,部署在与袁绍对峙的前线,利用其机动性和冲击力,打乱袁绍的进攻节奏。另外一万,则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其他两处防线。”

郭嘉微微点头,补充道:“荀公所言极是。但袁绍必定知晓西凉铁骑的厉害,定会有所防备。可先派小股骑兵佯装进攻,试探袁绍的防线布置,再找准时机,让一万铁骑全力出击。至于刘表和袁耀,我军可凭借地形优势,坚守营寨,消耗其粮草,待其疲惫之时,再发动反击。”

曹昂也积极建言:“父亲,孩儿以为,魏延将军作战勇猛,可令他率领一万西凉铁骑,正面冲击袁绍军。孩儿愿与云禄姑娘一同带领另一万铁骑,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听从调遣。”

曹操听着众人的计策,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这场大战的胜负,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思索良久后,曹操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就依各位所言。荀攸、郭嘉,你们二人协助我统筹全局,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子修,你与云禄姑娘务必保持联络畅通,随时准备支援各处。魏延将军,袁绍军就交给你了,务必谨慎行事,重创敌军!”众人齐声领命,各自散去准备。

第二天天还未亮,浓重的夜色依旧笼罩着大地,四周一片寂静,然而此时的曹操营帐内却气氛紧张。先是东郡那边传来急报,夏侯兄弟派人前来求援,称袁绍攻势猛烈,他们有点顶不住了。不多时,颍川方向也有人匆匆来报,说那刘关张兄弟,还有一个名叫赵云的将领太过凶猛,己方斗将被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低迷。

曹操听闻这些消息,顿时心急如焚。局势已然如此危急,他深知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当下,他赶忙与荀攸等人商议对策,认为袁绍乃是心腹大患,决定亲往东郡前线督促战事,鼓舞士气,以期扭转战局。

可是,曹操又实在放心不下颍川的战事。毕竟他深知刘关张兄弟的能力,他们皆是勇猛无比、谋略过人的豪杰。一旦在颍川战场有所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曹操左右为难之际,郭嘉开口说道:“主公既然要去东郡,那许都的防务可不能疏忽。难道您忘记那个吕布了吗?吕布此人狼子野心,反复无常。您若是离开许都,必须得防着他趁机作乱。依我之见,不如让天子亲自下诏。先向天子陈述利弊,告知天子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却起兵对抗天子,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先来在道义上压他一头。然后再请天子下旨,令吕布前往颍川对抗刘关张等人。以吕布之能力,对抗刘关张兄弟想来不在话下。如此一来,既能解颍川之围,又能避免许都空虚,让吕布有机可乘。”

曹操听了郭嘉的计策,沉思片刻,觉得此计甚妙。借助天子的诏令,不仅能在道义上占据上风,还能巧妙地利用吕布的力量来制衡刘关张,同时确保许都的安全。于是,曹操立刻安排人进宫,向天子详细陈述当前局势,恳请天子下诏。

天子得知此事后,深知局势严峻,若曹操战败,自己的处境也将岌岌可危。于是,在曹操使者的劝说下,天子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下诏,斥责刘表的叛逆行为,并命令吕布即刻率军前往颍川,协助曹操抵御刘表的进攻。

而曹操安排好颍川的事宜后,便带领着一众将领,火速往东郡赶去。一路上,曹操心急如焚,不断催促队伍加快行军速度。他深知,东郡的战局刻不容缓,夏侯兄弟正在前线苦苦支撑,自己必须尽快赶到,稳定军心,制定破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