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三十九章 赞普劝李瑄造反,黄河源头(第2页)

 幸亏皇甫惟明再三劝说,李隆基才勉勉强强遣使入吐蕃。

 这样的和平注定是短暂的。

 历史上的尺带珠丹与李隆基有诸多相似之处。

 比如同样有一个当权近二十年的宰相,一个叫没庐穷桑倭儿芒,一个叫李林甫。

 同样治理国家前期无双,后期昏庸。尺带珠丹所制定的军令、政令,为子孙的壮大夯实基础,李隆基开创前无古人的开元盛世。

 两人都好大喜功,只是大唐的国力能支撑李隆基炫耀武功,吐蕃的国力不允许尺带珠丹好大喜功。

 一个被安史之乱仓皇南逃,一个被“末朗”之乱,直接杀死在贝擦城。

 不同的是,尺带珠丹有一个好儿子,与松赞干布比肩的赤松德赞。

 先不说现在赤松德赞年纪太小,就算年长,也无法在家家户户都有男儿死、被俘的突然,力挽狂澜。

 除非接下来十年无战事,并在安史之乱中找到最合适的机会。

 “李瑄,你杀了我吧!”

 尺带珠丹昂着脑袋说道。

 一想到要去长安,尺带珠丹脸色就变得极为难看。

 虽然总是能听到长安繁华,但那是李隆基缔造的繁华。

 他是大国之君,却以俘虏的身份去大唐,他似乎已经看到李隆基看到他时的表情。

 如果是那样,他但求一死。

 “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你不想死。去长安为圣人跳一支舞,圣人高兴了,说不定就能饶你一命。”

 李瑄知道尺带珠丹想要苟活着。

 越是有权势的人,越畏惧死亡。像李隆基一样,纵然心中知道长生不可求,依然在追逐虚无缥缈的长生之说。

 “哼!妄想。”

 尺带珠丹哼一声后,向李瑄说道:“将军是四镇节度,掌兵马数十万,威望深厚。只要与我吐蕃合作,将军也可以当皇帝。你们汉人有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我读过你们汉人的史书,常惋惜武安君和淮阴侯的结局。将军还这么年轻,如果不把握机会,像冠军侯一样病死的机会都不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