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四十三章 封王,天下各国的态度(第2页)

 这种板笏击掌的声音,代表着李隆基英明的决定。

 以笏击掌是朝堂上的传统。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带头以板笏而击。

 必须是三品以上,有威望的大臣,多是宰相。

 若是坐在兴庆殿后面,一个萌荫父辈的五品官突然如此,不仅朝堂会哗然,李隆基也会不高兴。

 这种大臣想要汇报,要出班先拜后奏。

 木已成舟的事情,李林甫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反驳李隆基,哪怕他恨李瑄恨牙痒,也会顺着李隆基的心意。

 李隆基看着朝堂一片和谐,微微点头,露出满足的神色。

 他抬起手,板笏声才停下。

 所有文武大臣都看向李隆基,他们知道圣人心里已有决定。

 一般推荐官吏,大臣们还能提个建议,而封王之事,唯有看李隆基。

 谁也不敢僭越。

 “朕已决定,楚国公进为天水郡王,加七百户,共实封一千五百户。”

 “朕亲自书写封天水郡王书……宰相、宗正寺悉知,加刻王印,服饰,冠带,与诏书一起快马送至湟水。其余赏赐随军后至……”

 “今有因果,望诸卿自勉,使国家强盛,百姓欢乐。朕希望天宝封王非天水王一人,天水王之功,不可复制;诸位立下次于天水王的功绩,也可封王……”

 李隆基在兴庆殿正式宣告李瑄为郡王,并对诸大臣进行勉励。

 他也认为大臣们功绩不可能比得上李瑄,只要次于李瑄,他还会封王。

 及冠封王!

 而封王的地方也是好位置。

 实封一千五百户,皇子和公主也没有这种待遇。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汉武帝时以此置天水郡。

 因其曾经为秦邑,魏文帝的时候置秦州。

 在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之前,天水郡就是称秦州。

 由于李瑄家乡在陇西,而李瑄的祖父被追封陇西郡王,天水是从陇西分离,再加上李瑄封国公之前的爵位都是在天水郡,是以李瑄被封为“天水郡王”。

 到这个地位,大臣可以不称李瑄官职,称为“天水王”。

 而李瑄直属的官吏,还得称李瑄的官职。

 大臣们在李隆基话落不久,纷纷叫好。

 至于有几人真心为李瑄高兴,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李隆基勉励诸臣,但大臣们都清楚,在开疆扩土的时代,唯军功者,方可封王。

 宰相、大臣,哪怕是李林甫这种,都没有封王的可能。

 圣人钟爱军功者,使许多大臣产生让子嗣去边关的想法。

 而草原和雪域高原的战事,很可能因此宴然,平时军功者多出两地。

 现想立军功,非常困难。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李瑄封王后,已逝去的母亲,被追封为宋国夫人。

 李瑄的一些堂兄弟,伯父,也因此得到升迁调动。

 李瑄的三个姐姐被封为郡夫人,李瑄的妹妹李玉莹更是被封为云阳县主。

 下朝后,李隆基选定林招隐为特使,并提前嘱咐林招隐。见到李瑄后,询问几时能稳定局势,回长安献尺带珠丹等吐蕃诸王大臣?

 所以李隆基催促对陇右官吏的官职安排要迅速到位。

 只有这些安排到位,李瑄才能完成布置,回到长安。

 ……

 长安,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李瑄封天水王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长安城。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在谈论天水王的事迹,“李将军”这个称呼将远去,以后朝野都以天水王尊称。

 从一介白身,到及冠封王,古今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