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雀大街的沸腾,杜甫

 即便所有的物品都有马车拉运,也连续行进两个月时间。

 一路上,除了枯燥的赶路,就是路过郡县的官吏前来拜见。

 只要队伍停下休息,李瑄心平气和,与地方官吏攀谈,没有因自己王爵的身份,而轻视七品县令。

 普通官吏中,有操守的人亦有不少。

 八月一日,天高云淡,万里晴空碧蓝,如新生婴儿的脸蛋一样纯洁无瑕。

 在这美妙的天气里,李瑄来到咸阳驿。

 长安已经知道李瑄的队伍到达咸阳。

 这种彰显赫赫武功的事情,李隆基怎么会不炫耀一下呢?

 他下诏让李瑄在咸阳等候,仪仗队和羽林军,已经在赶往咸阳的路上。

 沐浴更衣后,李瑄出驿站。

 咸阳驿站是大驿,不论是中转货物,还是良马数量,在大唐的驿站中都名列前茅。

 “拜见天水王!”

 见李瑄出来后,驿站的驿长连忙向李瑄一礼。

 驿长是驿站的管理者,也称为“侯吏”。

 “今年春天,圣人下诏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考。阁下在官道上,觉得参加常科多?还是是制科者多?”

 李瑄向驿长询问道。

 每年秋冬之季,是文人士子汇聚长安,参加科举的时候。

 科举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

 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时间暂定。

 今年很特殊,除了常科需要正常举办以外,还出现制科。

 天宝六载的干支为丁亥猪年,是以常科为丁亥科,在九月十五日举行,由礼部侍郎主持。

 而制科推迟一个月,于十月十五日,既是由皇帝制定科目,往往由宰相主持。

 “回天水王,当然是常科人多,人才都会去常科,文人谁不向往成为进士呢?”

 驿长笑着向李瑄说道。

 他之前去过长安,每年九月,九曲之内,麻衣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