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辩论(第2页)
也使得更多贫寒的文人埋没在历史上的尘埃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打破这种门阀的最主要原因是造纸术的改良,其次才是科举。
大唐从李世民开始,就已经打压士族。
士族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因为李隆基已经不会再让士族子弟成为边帅,甚至是军使,都几无士族。
贫寒汉将,与胡将,是李隆基的优先选择标准。
除非再有李瑄这种宗室将领出现。
所以只要强硬下来,士族对科举糊名,也无可奈何。
造纸术和雕版印刷的推广,也会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不动声色地消弭士族的影响力。
“虽有活字出现,但我突发现雕版印刷对经典而言,妙用无穷。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雕版印刷的好处呢?”
提到雕版印刷,李隆基感慨不已。
这四五年来,他令高力士为印刷使,培养雕版匠人。
本以为活字印刷是最有意义的,但雕版印刷的效率太高。
特别那经常诵读的数十本书籍,只要能数以万计地印刷,推广至郡县,会让更多贫寒子弟读书。
他听说《道德经》《史记》《汉书》《诗经》《尚书》《金刚经》等著名典籍,价格比三年前低了三倍。
随着更多雕版匠人培育完成,主要书籍的价格还会更低。
活字印刷术,使一些比较冷门的书籍,得以印刷。
那些冷门书籍如果刻大量雕版,太不划算了。
毕竟匠人们完成一本书的雕版,最少也得数月时间。
另外还有下达诸郡县乡里的诏书等,可以通过活字印刷,快速传达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