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第2页)

  一条是先过黄河,然后到鸣沙渡,届时从鸣沙渡再过河。

  另一条是顺着黄河而下,这样省时省力,但有一定风险。

  “报……”

  一探马飞入军城,向李瑄禀告军情。

  “启禀将军,在贺兰山南麓一带,发现大部突厥轻骑,数以万计。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峡石通道。”

  探马向李瑄禀告。

  “看来突厥左厢诸部已经知道我大唐的动向。他们威逼过来,是想趁我军渡过黄河立足未稳时,趁机出击。”

  李瑄沉思后,知道突厥左厢诸部的目的。

  灵武一带,本就是胡汉杂居之地,朔方军动员十余郡,将各地的粮草、辎重,运送到鸣沙渡,瞒不过突厥人的探子。

  而且朔方军中,胡人没有七千,也有五千。其中还有超过半数都是突厥人。

  他们不可能都与大唐齐心。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从鸣沙渡兵马聚集的数量,可猜测一二。

  如果唐军汇聚在一起,列阵前行,突厥诸部机会就不大了。

  反之,在唐军渡河的时候进攻,是突厥最好的机会。

  当然,唐军可以绕但境内过河,但那会影响战机,出现变故。

  突厥明显是想与唐军一战,让唐军知难而退。

  峡石(今青铜峡)通道,是鸣沙渡出塞的一条通道。

  由于具有黄河天险,唐军没必要把守。

  而且峡石空地太大,很难守住。

  “我军本可从黄河外过,现不得不从黄河内行进。”

  王思礼听到这个汇报后,向李瑄说道。

  “突厥守着鸣沙渡到丰安的渡口,似乎是逼迫我军主力南下渡河,消耗我军士气。”

  李瑄向众将说道。

  这一段黄河的渡口,包括丰安军的渡口,都会被突厥监视。

  一旦唐军渡河,他们很快就会派轻骑而来。

  数万兵马,以及相应铠甲、兵器想全部过河,需数日时间。

  唐军本是灭突厥而来,主动出击,士气高昂。

  若被逼得需要多花十天时间,士气必受打击。

  李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对众人说道:“丰安军在黄河外。可禀告王帅派遣我军,向峡口逼近。”

  定远军在灵武东北二百里,虽然也是在黄河外,因山路隔绝。定远军只能先到黄河以内,再南下鸣沙渡。

  定远军是守卫北方的门户,面向草原,可方便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