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落叶凋谢

第五十七章 甲骑冲阵(第2页)

  当突厥骑兵散开,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唐军。

  李瑄亲自在南方阵营指挥。他调兵遣将,弥补南方的破绽。

  一队一队的铁甲士卒,拿着近两丈的大枪,替换最前方未披铁甲的士兵。

  鹿角、战车被推出来,将防御连贯,牢不可破。

  上百名披皮甲,手持普通长枪的士兵从队与队的缝隙中走出,一字排开,他们站在战车、鹿角前方,吸引突厥甲骑。

  待突厥甲骑靠近,这些士兵会立刻缩回去。

  颇黎指挥在正、北两方骑兵,对唐军佯攻。

  这里的佯攻,并不是骑马傻乎乎地冲击唐军的抢刃。

  而是在远处游骑抛射,吸引唐军方阵的注意力。

  然而在射程和威力上,骑弓哪能比得上步弓?

  更别说唐军一千五百架射程超二百三十步(唐一步约为1.54米)的擘张弩。

  “驽手准备!”

  突厥骑兵进入射程后,在衙将们指挥下,弩手们上弩箭。

  强弩不适合抛射,平射威力最大。

  唐军五十人一队。

  队与队之间,有近一丈的缝隙。

  弩手就是通过缝隙,对敌人进行射击。

  由于这缝隙只能通过一马,突厥骑兵单马突缝,必死无疑。

  哪怕是甲骑具装,也会被密集的长枪挑下来。

  “射!”

  正前方和北方的衙将一声令下,弩手扣动扳机。

  夜间无法准备瞄准,但上千支弩箭,杀伤的概率很大。

  “咻咻咻……”

  弩箭如雨一样密集而出,划破夜空。

  “咴……”

  “啊……”

  凄厉的战马嘶吼声,突厥骑兵落马的惨叫声。

  黑夜中喋血。

  突厥骑兵必须再靠近一点,才能抛射。不得不冒强弩而前。

  一轮弩箭后,大约十个呼吸,弩兵们奋力将第二支弩箭,装入弩臂。

  “放箭!”

  此时,突厥骑兵进入弓手的射程。

  相比于弩手,弓手更靠后一点。

  “咻咻咻……”

  他们举起弓,四十五度仰角抛射,将弓箭的射程发挥最远。

  配合强驽,给突厥骑兵不小的打击。

  突厥骑兵又靠近一点,也开始对唐军阵形进行抛射。

  唐军顶着盾牌,抵挡箭雨。

  如此对射,骑在马上的突厥骑兵,死伤必数倍,甚至十倍于唐军。

  这还是突厥的骑兵,在不停游动的情况下。

  颇黎不惧损伤,他以为坚持片刻,就能等到破阵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