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书记小草儿尖尖

第四百二十章 同步发展才是硬道理


 
对沿海城市管理,尤其是对人的管理,和内地是不一样的,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人民群众对钱的事情很淡定,钱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讲,就是个冰冷冷的数字,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内地人三千块钱的工资都会感觉到满意的,尤其是在乡镇企业中,这样的水平在沿海城市或者是乡镇,只不过是个零花钱,人家一个老爷子啥事情不做,种点小白菜卖卖,一个月也能挣个万儿八千的,更不要说在企业中上班的人了。

经济发达,富豪遍地都是,这样的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又是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呢?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思想意识呢?还是与时俱进,都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的榜样和排头兵?

沿海城市,思想教育和经济发展应该是和谐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不能将两者割裂,或者是各自为战,独立发展,任何独善其身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

广大党员干部也是人,不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的,他们意识形态应该是比广大群众超前,不但思想觉悟高,而且还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经济发展贡献的引领者,不是思想上的富豪,行动中的贫困户。

国家都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人,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富起来,以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最后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先富裕起来的人,不能排除广大的党员干部,如果让这些人仅仅是在思想上富裕起来,实际生活中却是贫困户或者是经济状况一般的人,那也是不符合当下的现实。

国家提倡一部分可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部分人富裕起来,最后达到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部分人的组成部分应该是由哪些人构成?是不是把党员干部排除在外?是不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当思想的巨人,实际的矮子?

党员干部也是人,不是神仙,也有七情六欲的,也想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家致富,不能因为自己是党员干部,就不能参与经济建设,不能当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引路人。

思想上富裕户,实质上贫困户,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也是与实际的情况不相符合的事情,广大党员干部也是人,不是神仙,也需要养家糊口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建设美好的社会?

思想与实际相互脱节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历史上上演了许多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从中取得经验,人不能在同一条河中落水,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栽两人次跟头。

沿海城市以前是什么样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的变化归功于前辈们的高瞻远瞩,制定出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闭关锁国是不可能把经济发展起来的,南朝鲜和北朝鲜就是最好的的例子。

但是,改革开放了,也不是不加选择的,不受控制的全方位开放,我们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参照,所以说只能边做边学边总结经验。

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是取得了巨大的,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值得推广的事情。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开放越来越大,许许多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与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脱节,两者之间不是和谐共同发展了,而是一先一后,错位发展着,随之而来的就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只不过是没有人怎么重视起来。

不重视起来,那也是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是以经济建设成就论英雄,以经济建设成败得失论功行赏,思想教育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有的人已经好像忘记了有这么回事。

许多基层组织建设都成了摆设,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鲜有人参与,党员们似乎只盯着经济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经济活动中谋取私利,败坏了党风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