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同桌抱个大腿32(第2页)

  亓越阳摇头:“还不清楚。不过,他是被电死的。”

  “在后山,”亓越阳说,“他因漏电的意外而死。”

  几分钟后,屋里就没有人说话了。三人都在翻找着资料。

  那些卷宗实在复杂而久远,很多都是手写在已泛黄的纸张上的,阅读和辨认字迹已经很不容易。

  林一岚拿起做语文阅读的劲头,全神贯注地查找着李月老师的线索,一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她用手背揉了揉眼睛,想休息一会,在屋里随意逛了逛,抽出一个蓝色文件夹,里头竟然掉出一封信。

  林一岚扫了几眼,发现那个文件夹并不是什么卷宗或者资料,它仿佛是某个人的私人物品,无意落在了这个老旧尘封的档案室里头。

  信封上写着一个日期,字迹娟秀好看。

  林一岚一边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很私人的物品,一边在某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拆开了那封信。

  “找到了!”

  牧时从堆了满地的纸张中抬起头:“这边有记录李月老师的案件!”

  某年某月某日,明德高中钢琴房发现一具女尸。尸体呈仰靠墙壁姿势倒在角落,死相恐怖。

  “现场缺乏关键性证据,无法指向案发时是否存在第二人。”

  “初步判断死者是服用农药自杀,”牧时慢慢读出声,“农药瓶上只有死者的指纹。”

  亓越阳说:“卷宗是这样写的吗?这个描述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奇怪?”

  “不是卷宗。”

  牧时抽出一张小小的纸片:“亓越阳,是有人,在里头留了……笔记?”

  铅笔字迹显得匆忙又潦草,亓越阳接过来,发现那个“农药瓶上只有死者的指纹”旁边,画了一个小圈。

  牧时慢慢回过味来了:“李月老师是个教书人,又是从外头的大城市来的。她在当年的明德高中,不用种地,应该不需要自己准备一大瓶农药吧?”

  “瓶子上不应该只有她的指纹。”亓越阳说。

  牧时又低头翻了几页:“可是这桩案子,最后还是定性为自杀。”

  缺乏关键性证据……

  可以理解为,存在部分证据,能指向,或者说暗示嫌疑人吗?

  亓越阳找到了什么:“这里有当时的笔录。”

  记笔录的字迹和小纸片上的字迹一致,同样显得潦草又匆忙。

  笔录对象大概分为三个群体,李月的学生,当时的老师,和她生活相关的人士,邻居或者亲戚之类的。

  在学生们的描述里,李月老师是一位很负责任,很时髦漂亮,很好的老师。

  于刚:“我们都特别喜欢李老师,李老师对每一个同学都很好。就是好可惜啊……我不相信李老师真的会收红包,这件事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于刚:“对,是校工举报的,然后李老师被贴报登宣传栏批评,整个学校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于刚:“作风?啊?什么作风问题?我不知道啊,李老师被开除,不就是因为收红包那件事吗?”

  老师们对她则是各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