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仙道雨打青石

第二千三百二十四章 血灵脉(第2页)

而巫族并未一统,各大氏族明争暗斗,纵然模仿人族构筑了挪移阵体系,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来,巫族并没有能够跨越八大天州的那种大挪移阵,大多局限在相邻的氏族之间,倘若要去的地方太远,只能一次次迁转过去。

二来没有的强力手段约束所有氏族,一旦经过和自家不对付的氏族,相当于一头扎进敌人的大本营,下场可想而知。就算两个氏族之间并无仇怨,也要小心谨慎,只有盟友能够信任。因此巫族修士出行,很多时候还要依赖飞遁。

秦桑此番前往共工之台,路线必须好好规划,不过他付出人情,从康回氏要来的不仅是典籍,还有一枚醴的信物。

借此信物,便能乘坐康回氏盟友挪移阵,尽快抵达共工之台。

恰好康回氏的盟友不少,且集中在巫族东南部。

“这些氏族难道都是从共工氏分裂出来的?”

秦桑心中忖道。

他和巫族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对巫族的势力分布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

不像异人族分为水天二部,其下又根据实力强弱,有上族、御族之别。巫族的各大氏族散落在这方大地上,像满天繁星,似乎各自为政,又似乎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某个氏族究竟有多少盟友,他们又因为什么而结盟?盟约是否牢靠?是不是小氏族的领地毗邻另一个大氏族,就是这个氏族的附庸?

外人不知就里,仿佛雾里观花,一头雾水,只觉巫族内部乱成一团。

现在,秦桑把握到了一些脉络,决定以后查一查有多少类似共工氏的上古氏族。

它们才是最初的源头!

“水神……”

秦桑想起对共工氏的记载,“巫族之中,所有神通天赋与水有关的氏族,是不是都和共工氏有关?”

想到这里,久远的记忆浮现出来,他隐约记得,流萤好像也有这种天赋,可惜风暴界的传承断绝,自身血脉的天赋没有用武之地。

是不是能够通过这个线索,找到流萤呢?

秦桑的思绪逐渐发散,目光又落到堪舆图上,决定等有时间,好好调查一下共工氏的源流。

接下来,秦桑寻得一处安全的洞府,布好大阵,命奢霜在这里等着,便踏上去往共工之台的路途。

……

数月后。

秦桑风尘仆仆,终于在堪舆图的指引下抵达共工之台。

途中非常顺利,所有氏族的精力都在司巫之争上,秦桑孤身一人,拿出醴的信物,立刻放行。

“神泣血原……”秦桑目视前方,念着这处禁地的另一个名字,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呜呜……”

尚未看到共工之台,秦桑就隐隐听到阵阵怪声,真像鬼神哭泣一般。

俯瞰大地,满目葱郁,生机勃勃。

丰沮玉门逸散出的力量令玉门关外化为黄沙,这等伟力改变天象地貌再正常不过。

秦桑估摸着距离,共工之台就在千里之外,这里丝毫不受影响,看来共工之台的力量非常内敛。

持续飞遁,秦桑忽然双目微眯,只见天边出现一道血线,继续向前方才看清,原来是遮天蔽日的血云。

到这里,大地上山脉的走势开始变化,就像遇到礁石的江水,水流被迫分开,一条条山脉向两侧延伸,直至无穷远处。

共工之台不是十大禁地中最广阔的,方圆也有数万里,据说共工之台的地势像一块盆地,外高内低,被无数崇山峻岭环绕。

在秦桑这个方向,盆地如木瓢般延伸出来,成为禁地公认的入口,当年康回氏就是从这里进入的。

入口其实是山口,这种山口共有三个,分布在秦桑前方,皆可以进入,区别不大。

秦桑环目一扫,辨认方向,随意选了个山口,临近山口时却将速度降了下来。

直至临近山口,竟然一个人影都没见到!

“看来是受神泣之音影响……”

秦桑暗道。

同为十大禁地,丰沮玉门的凶险程度尤胜共工之台,却有许多低阶修士赖以生存。丰沮玉门外围没那么危险,只要机警些,避开‘天灾’,低阶修士运气好也能得到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