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仙道雨打青石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落子

燕国都城外。

 

一辆马车驶出官道,前方是山路,两侧草木幽深,愈发崎岖难行。

 

驾车的是一个精壮汉子,太阳穴高高鼓起,一望便知是一位武林高手,却甘做马夫。

 

在这种山道上,武功再高也无能为力。

 

艰难前行了一段距离,车厢里有人道,“停车吧,你在这等着。”

 

“是!”马夫翻身下车,肃立在一旁。

 

门帘掀开,玉朗和陶誊走下来,步行向深山走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山林间。

 

两人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气氛有些压抑,陶誊的脸色始终阴沉着,有心事压着。

 

“是不是那一座?”

 

翻过山岭,玉朗指向前方,云雾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仙山。

 

陶誊心不在焉点了点头。

 

玉朗暗叹,他返回都城,和沙家羽商量了一下说辞,透露给陶誊,陶誊就变成了这个模样。

 

他最了解陶誊的志向,能够理解陶誊的心情,但也不知该如何劝解这位好友。

 

“是我把你牵连了!”

 

陶誊突然一脸愧疚道。

 

知晓内情后,陶誊便意识到,他的师父有些不同寻常。

 

当初,他连筑基期都没有突破,本该是专心修炼的时候,师父却允许他下山,甚至有几分鼓励的意味,丝毫不担心会耽误他的修行。

 

陶誊不敢深想。

 

可是,本能告诉他,他最不愿意接受的,或许才是真相!

 

甚至于,玉朗和清风道长可能也被他牵连了。

 

拜师之后,他回想在醉香楼的经历,说书人和清风道长之间的对话,越品越觉得两人都是高人,自然要向师父请教。

 

如果师父早就预知到大乱将至,甚至直接插手进来。

 

如果修仙界像沙家羽说的一般,所有人都会被卷入,风雨飘摇。

 

原本隐居在青羊观,悬壶济世,避世修行的师徒,却因为他不得清净。

 

玉朗轻叹道:“你也被蒙在鼓里,邀我下山也是好意。事已至此,不要想太多。”

 

事实上,他亦有担忧,但不多。

 

师父的那番话,让他莫名觉得底气十足。

 

山道在这里消失了,二人隐去身形,催动法器,飞向仙山,落到一座石洞前。

 

陶誊双膝跪地,“徒儿拜见师父。”

 

“晚辈秦玉郎,参见前辈。”

 

玉朗躬身行礼。

 

一阵静默过后,洞中传出一个苍劲的声音,“徒儿因何事回山?”

 

石门并没有打开。

 

陶誊垂着头,尽量用平静的声音,将玉朗告诉他的事情复述出来,向师父求证。

 

听罢,他师父丝毫不觉得意外,语气平淡道:“既然你已知晓,以后打算怎么做?”

 

“弟子有问题,想向师父请教。”

 

陶誊顿了顿,见师父没有回应,便问了出来,“修仙者进入世俗,是不是以世俗凡人为棋子,驱赶凡人,彼此攻伐,直至诸国一统,分出胜负?”

 

“是,”他师父坦然承认,但没有任何解释。

 

陶誊身体微微一震,继续追问,“进入世俗的修仙者,会在战场上出手,动用宝物和法术屠戮凡人吗?”

 

“不会。”

 

“可是,失去神道监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仍会对世俗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有他们在,除非凡人死伤殆尽,战争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陶誊沉声道。

 

“凡人之间的战争,一方大军溃败,无须折损过半,甚至可能不是因为损兵折将,仅仅只是主将权衡后发现实力不及对方,或者一些战场之外的因素,便主动投降。

 

“修仙者却会改变这种局面。

 

“譬如,他们不必在战场上出手,只须向国君或者王公将帅透露修仙者的身份,许诺送他们仙丹,抑或将他们领入仙途,妖言惑众。

 

“定会有人被蛊惑,为达成目的,不顾一切,消耗掉一兵一卒,甚至将所有百姓驱赶上战场,也在所不惜,决不服输!

 

“在这巨大的激励之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反叛,永远不会结束!”

 

听陶誊说完,他师父‘哦’了一声,“你有何良策?”

 

“弟子有两个想法。

 

“一是,修仙者不再隐藏身份,出将入相,在阵前厮杀,以神通对决。

 

“二是严禁修仙者蛊惑凡人,以世俗的方式决出胜负便离开,免得垂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