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灵魂可视化模组。。。。(第2页)
2“未来创造者”仿佛沉没半截的巨大钢铁墓碑般刺入海床,表面蚀刻着逆向生长的文明年轮,钟摆与齿轮在其内部进行着逆熵运算;
3平行世界的造物主好似悬浮在维度夹缝中的幽蓝巨兽,它浮沉于“深海”与“虚空”,球状本体持续释放着实质化的光晕,那些闪烁的辉光实则是被压缩的创世蓝图;
4在可视化处理的层层推进下,当前世界的“原生规则”模型逐渐清晰——横亘于海天交界的极限处,那具保持新生儿蜷缩于母体的姿态、却又仿佛枯槁老者般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巨大人形轮廓,其半透明的腔体内,精密咬合的齿轮矩阵正以星图演算般的韵律运转。
原生规则本无形无相,借助博士的“真理雏形”机制才得以显形。
通过“真理雏形”,博士能将自己制定的规则嵌入世界底层代码——“零件”与“天秤”等规则现象皆是其衍生品。而那横亘天际的“世界轮廓”,正是博士直接干涉世界底层规则的最直观证明。
“真理雏形”的衍生物,与博士本身设定的“专属能力”最大的区别在于,融入世界底层代码的“真理雏形”可以被当前世界的土着生命理解与推动,从而形成额外观测锚点的一环。
“无常”与“恒常”是博士掌中把玩的齿轮。
博士很忙,无数的工作进程化作视野中系统逐渐填满的进度条。它打开信息收集分组,虚拟投影在眼前展开,浅蓝色的荧光幕墙中纵横交错的线条分割出数十个方格,每个方格都存放着散发淡淡荧光的实体。
有的只是飘散点点光斑的气团
有的则凝聚为实体,宛如着色的玻璃
这些就是当前世界“人类“灵魂的可视化表现。
“人类”是人类社会“意识圈”的触角渗入物质界的产物
最为平凡的普通人在博士目前使用的可视化体系中并不具备“灵魂”,他们只是“人类意识圈”在极短的时空尺度上折射出的淡淡反光。
而拥有某些特殊品质的个体,灵魂则会在可视化体系中呈现出独特形态。
特殊个体大多以“坚定的意志”品质为核心,使灵魂具备更稳定的结构。当参数达到临界值时,就会呈现“固态”——多为琉璃般的质地,会因意志品质的不同在色彩、强度及特殊性质上展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