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世家献美,各有特色!(第2页)

 当然,那些魏军士卒还没来得及恐惧,张苞的骑军,便已经到了。

 只见其迅疾如风,具装骑兵狠狠的凿入步军军阵之中,厮杀一圈,又摆脱出去,等过了一段距离,复而又冲杀。

 几次三番之下,那些魏军步卒哪还有战心,纷纷溃散开来。

 而张苞也没有追击,而是撤了回去。

 数次冲击,马力已经耗尽。

 张苞深谙骑军作战,那就是来去如风。

 一旦骑军没有了冲势,面对步卒,那也是待宰的羔羊。

 这个时候,张苞再换成第一次骑乘的战马,一溜烟的便朝着雍县退去。

 经他这一冲,怕是这两日雍县都无忧了。

 时间不是靠敌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争取的。

 而在另外一边。

 到了武功的刘禅,便已经得到了皇帝车辇已经到了长安的消息。

 他没有耽搁时间,遂转道隗里,朝着长安奔去。

 这一路上的景色,便是刘禅看了,眉头都不禁紧皱起来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乱中的百姓更是苦中加苦。

 尤其是官道两侧的百姓,基本上都死绝了,或是逃完了。

 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

 关中百姓原本就不多,经此一役,除非是依附世家豪强,或是异族部落的,基本上都是活不下来的。

 世家豪强基本上都有修筑堡壁,且其中有部曲庄卫,寻常乱兵,根本无法突破其防御。

 但那些聚落成村的百姓就不一样了。

 面对乱兵,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力。

 “关中人口不丰,要是作为国都,怕是要迁移不少百姓过来。”费祎面有忧色,长安打下来之后,武将想的是建功立业,而像费祎这种文臣,便已经是开始考虑如何治理关中了。

 如果长安城要做国都。

 禁军、勋贵,百官以及其家眷全部迁移过来的话,长安的人口肯定是要超过二十万的。

 甚至会更多。

 这二十万的口粮如何供应?

 以关中这点人口,那是完全供应不起来的。

 “只能循序渐进了。”

 人口是靠生出来的,刘禅也不可能变出几十万百姓出来。

 好在关中之中可称为霸王之基,若是环境安定的话,民力恢复起来的速度,肯定也是极快的。

 “若是真的要对百姓好,早点让关中平定下来,方才是正道。”

 战争一日不停,对于关中百姓的压迫,便也就一日不停。

 刘禅不是圣人,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如果在不耽误兴复汉室大计的情况下,他不介意释放自己的同情心。

 但一旦战争要他做出什么不当人的事情,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乱世之中,容不得半点慈悲。

 “走罢!”

 一行人从杜邮渡过渭水,正朝着长安奔去,却发现在渡口边上,早有人等候在侧了。

 “臣下拜见殿下。”

 来迎接刘禅的正是法正,在法正身侧,还跟着一个中年武将,以及一个头生华发的官员。

 这武将刘禅还是认识的,便是刘备的贴身保镖,也是现在的禁军统领陈到。

 那年纪较大的官员,刘禅便没有什么印象了。

 “孝直叔亲自来迎,倒教小子万不知所措了。”

 法正呵呵一笑,说道:“陛下知道你到了茂陵,便提前让我来迎接了,这位是杜尤,乃是京兆杜氏出身,其为我军转运粮草,征调粮草,立有功勋,如今已经是被破格提拔为侍中了,待时局稳定,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被封为关内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来是地头蛇。

 刘禅心中明悟。

 他当即笑着对着杜尤行了一礼。

 “见过杜公。”

 杜尤被法正一番奉承,人都有点飘飘然了,曾几何时,他方才是一县令而已,只是因为做了正确的选择,便成为大汉的实权人物,更是要到了封侯的地步。

 不得不说,这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神奇。

 “臣下拜见殿下。”

 杜尤心中虽然自得,但不至于昏了头。

 面前这位,可是未来汉帝国的继承人,他现在肯定是要死命巴结的。

 “殿下之名声,臣下如雷贯耳,世人言之殿下有神人之资,宛如汉武临世,如今见之,臣下却是以为传言所说不够,殿下的神武如汉武一般,宛若天下的炽日,而殿下的仁德智慧,却如我太宗孝文皇帝一般,大汉有殿下,百姓幸甚,大汉幸甚!”

 太

宗文皇帝便是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与民休息,终汉一朝,被称之为圣人。

 百姓不会留念汉武帝,因为在汉武帝的治下,百姓虽然有尊严,但是生活却是十分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