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雨落未敢愁

第618章 汉帝天降,冢中枯骨!(第2页)

 刘禅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了。

 “若是使者提前派出去,那么沙摩柯与文聘的行动,恐怕已经开始了,现在,却是难了。”

 如果没有他的密旨,或许于禁的计策可能会成功。

 当然。

 这个成功,是成功保住江夏。

 但要歼灭吴军,甚至达成灭亡吴国的程度,那还远不够。

 “于禁乃有大将之才,马良更是善谋,他们应是有应对之策的。”

 刘禅点了点头,说道:“军情如火,此番我等行军,便是要做奇兵,便不在江陵耽搁时间了,江陵水师准备的舟船可有了?”

 江陵吴国刺奸屯探子多,庞统心知肚明。

 只要王师在江陵耽搁上一两天,恐怕此刻在江夏的孙权,马上便探得风声了。

 战机转瞬即逝,这个道理,庞统还是懂的。

 “战船已经准备好了!”

 刘禅不耽搁时间,三万禁军当即分成两列。

 晕船的和不晕船的。

 不晕船的,上战船,一路直下江陵。

 在船上的这几日,也可以恢复元气,修养生息。

 晕船的,便骑战马、骡马,沿江而下!

 总之

 此番南征,便是为了伐吴而来!

 于此同时。

 皖县。

 经过文聘和沙摩柯两位将领的日夜兼程布置,城防已初见端倪。

 城墙之上,箭楼巍峨,砖石之间,灰浆紧实,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寒冬之日,泼水成冰,也因此,一日一夜之间,能够构筑起工程量极大的城防。

 城头之上,旌旗猎猎,随风飘扬,展示着守城将士的威武与决心。

 城墙外围,一道道深深的壕沟被挖掘出来,连通外河水道,沟内积水粼粼,犹如一条条银色的蛇蜿蜒伸展。

 这是为了阻挡敌人进攻时可能的冲锋和偷袭,为守城将士提供一道额外的防线。

 城内的街道上,士兵们忙碌地穿梭着,他们或搬运着滚木礌石,或检查着每一座房屋的防御准备。

 街道上不再是往昔的熙熙攘攘,而是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战斗气氛。

 文聘站在城头,目光如炬,他眺望着远方,心中明白,吴军的攻城之战即将来临。

 沙摩柯则率领着一队精锐的士兵,在城墙下巡逻着,他们的手中紧握着武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

 然而,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吴军攻城之战,皖县的城防还远远不够。

 文聘心中明白,吴军有着强大的水军和精锐的步兵,他们的攻城手段丰富多样,有火炮、有云梯、有撞城车。还有着无数训练有素的士兵,他们的攻势将会如狂风暴雨般猛烈。

 能否守住足够长的时间,他心中没底。

 因此,文聘和沙摩柯还需要继续加强城防的布置。

 汉军在城墙之上增加更多的箭楼和垛口,以便更好地射击敌人。

 并且让工匠们制造更多的滚木礌石和火球等守城器械,以便在敌人攻城时能够给予他们更大的打击。

 同时,他们还在城内设置了许多陷阱和暗道,以便在敌人攻入城内时能够给予他们出其不意的打击。

 但说实话,一日一夜,便是将两万人都动员起来了,构筑的城防,还是不能让文聘满意。

 但.

 便是不满意,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大雪纷飞,纷纷扬扬,如同天地间降下的纯净而冷酷的审判。

 呼呼呼~

 冬风凛冽,呼啸着穿越战场,带来刺骨的寒意,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哀嚎。

 吴军的战阵中,士卒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利刃,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决然和狠厉。

 大军列阵整齐,严阵以待,仿佛一座座铁铸的山峰,屹立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

 攻城器械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投石车、云梯、撞城车等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早已准备就绪,蓄势待发。

 咚!

 咚!

 咚!

 随着战鼓的咚咚咚响起,吴军的冲锋号角也随之吹响。

 士卒们呐喊着,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朝着皖县冲去。

 “冲啊~”

 “杀啊!”

 “入城先登者封侯!”

 他们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撕裂开来。

 这些冲在最前面的吴军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而是一群炮灰,他们的任务是消耗汉军的箭矢和体力,为后续的精锐部队争取更多的机会。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炮灰,他们也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