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页)

 阿敏这是没有将朝鲜放在眼里,更没有将皇太极放在眼里。


 莽古尔泰更是喋喋不休,“……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朝鲜已经见识了我们的厉害,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提些条件出来,重新签订契约,再将他们分些土地过来,大汗觉得如何?”


 都说兵不厌诈,他只觉得阿敏的这个计策极好,趁着和谈让朝鲜众人放松警惕,一举拿下朝鲜,岂不是美哉?


 至于多铎那小毛崽子说的什么怕打仗伤及根本,这根本都是不存在的事情。


 多铎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原本以为阿敏无耻,没想到……莽古尔泰更胜一筹。


 放眼整个屋子里坐着的,除了他十分震惊,好像其余人都已经见怪不怪。


 连向来打哈哈的代善都道:“大汗,莽古尔泰所言甚是。”


 “可如此一来,我金国岂不是失信于朝鲜?”皇太极前些日子还在念叨着要跟明廷多学学礼义廉耻,学学孝道,没想到今儿脸上就被阿敏,还有这些贝勒们狠狠打了一巴掌。


 这叫他如何不生气?


 三位大贝勒都赞成顺水推舟,再次与朝鲜谈条件。


 皇太极不好再说什么,如今他们是四位贝勒同朝议政,若他一意孤行,到时候只怕是更加丢了。


 夜深了,多铎才走出书房。


 外头的天儿是真冷啊,可被积雪一衬,外头宛如白日里亮澄澄的。


 多铎缩了缩脖子,低声嘟囔一句,“要是这时候能吃烤羊肉,再配上一碗羊肉汤就好了。”


 说到这儿,他突然想起来,自己也是有宅子的人,便说回去烤羊肉、喝羊肉汤去。


 多尔衮自然是要一起去的,多铎看了一眼情绪低落的济尔哈朗,便也邀上他一起去。


 济尔哈朗宛如霜打的茄子,摇摇头,“这么晚了,我就不去了。”


 当初他手臂受伤,被告知整条手臂可能废了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垂头丧气过。


 这人,是金国难得有点良心的!


 多铎拽着他不松手,“去吧,反正你回去也是闲着,不如去喝酒解闷。”


 多尔衮也邀他一起去坐坐,济尔哈朗拒绝不了,只能去了。


 一个男人,两个儿郎坐在一起喝酒吃烤羊肉,这场面怎么看怎么滑稽。


 多尔衮比多铎大两岁,酒量好点,陪着济尔哈朗喝了几杯酒下肚,实在喝不了,兄弟两人看着济尔哈朗一杯酒接一杯酒,都不带劝的,看的是目瞪口呆。


 多铎吃口烤羊肉喝口羊肉汤,觉得从胃里到身上都舒坦极了,看见憋屈的济尔哈朗,忍不住安慰道:“你也别多想,你哥哥肯定会没事儿的,不看别的,就看看莽古尔泰和代善这态度,他也不会有事儿的。”


 他虽和济尔哈朗年纪差十几岁,可是一辈儿的,他便拿济尔哈朗当起兄弟来。


 济尔哈朗又狠狠灌了一杯酒,道:“这件事,阿敏做的不地道。”


 的确是不地道!


 多铎心里恨赞同,可嘴上却还是说些宽慰的话来,“你看啊,阿敏只是抢东西,并没有伤人,好歹不算太坏……”


 济尔哈朗苦笑一声,直灌酒。


 他就是酒坛子,也架不住这个喝法,到了最后多铎只要那满将他扶下去歇着,更是心中感叹,等着自己长大了一定不能喝快酒,酒喝的太快容易醉!


 这不,他第二碗羊肉汤还没喝完了,济尔哈朗就醉倒了。


 多尔衮正在吃烤羊腿,扫了他一眼道:“你觉得济尔哈朗这么难过只是因为阿敏吗?”


 多铎摇摇头,“好像不全是。”


 阿敏的性子从前他是听说过的,自大、嚣张、目中无人,说起来和莽古尔泰是差不多的,却比莽古尔泰懂得收敛,聪明很多,身上的军功也多了很多。


 而且济尔哈朗是阿敏的亲弟弟,按理说是这世上最了解阿敏的人,对哥哥做出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觉得意外的。


 多尔衮笑了笑,“那你觉得是为什么?”


 多铎想了想,认真分析道:“应该是对这些人失望了吧,明明阿敏犯了错,落在他们眼里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事,不想着怎么弥补,还想着怎么借机捞到更多的好处。”


 人人都说阿敏兄弟两个性子是差不多的,可从上次济尔哈朗救他的事情上,他就看出来了,济尔哈朗这人是刀子嘴豆腐心。


 “你分析的没错,却是不全对。”多尔衮正色道:“想必是济尔哈朗对皇太极也失望了吧,当初皇太极为了让剩下三位大贝勒支持他,说是四大贝勒共同协理政务,可不管怎么样,他才是我们金国的大汗。”


 “前些日子他就已经提出向明廷学习孝道,学习诗书,学习礼仪,三位大贝勒中阿敏在外打仗,莽古尔泰对这件事兴趣不大,代善年纪大了,我们俩儿年纪太小,阿济格被幽禁,所以皇太极便邀了济尔哈朗一同拟定律法,没想到这还没开始了,皇太极就打了自己的脸面。”


 多铎有些不懂,“可若是大汗真的与三位贝勒起了争执,他不一定会占据上风的。”


 “皇太极不是不一定会占据上风,而是一定会输的。”多尔衮看的清清楚楚,皇太极这位置并不稳固,所以才一直想要拉拢他们兄弟二人,拉拢完了之后了?结局是什么,他很清楚。


 “济尔哈朗气的是皇太极什么话都没说,甚至连争取都没有争取一下的,济尔哈朗前些日子在宫里一熬就是大半夜,他不擅文书,却还是带着大臣们忙进忙出,如今此事一出,他们的努力成了什么?”


 “皇太极啊,这是寒了他的心。”


 多铎略一思忖,也明白过来。


 从前是他没有将皇太极想的太快,如今一经点拨,顿时就懂了。


 当初皇太极率着他们回盛京时,只怕心里就已经开始拨弄小算盘了,阿敏这几个大贝勒,他是左右不了,可像自己和济尔哈朗这种小贝勒,还是可以拉拢一二的。


 若阿敏在的时候,济尔哈朗对这个哥哥唯命是从,甭管皇太极说什么,他都不会认的。


 所以他才费尽心思将阿敏留下来攻打朝鲜。


 当时他还和多尔衮讨论过这件事,阿敏乃是金国猛将,留下来攻打朝鲜相当于杀鸡用牛刀,他与多尔衮商量来商量去没商量出个结果来,如今却是全懂了。


 小贝勒终究有长大、成大贝勒的那一天,皇太极是在竭尽全力培养自己的势


 力!


 多铎再一次确认――皇太极此人阴险狡诈,得小心提防!


 多铎猜的没错,翌日一早皇太极就修书一封送给了阿敏,退兵到平壤,不进攻,却也不后退。


 这就相当于把剑悬在朝鲜脖子上,不说杀你,也不说不杀你,活生生想吓死你!


 多铎心中觉得不耻,若论起阴谋阳谋来,金国上下怕是没一个能比得上皇太极。


 不过当着皇太极的面,他却不能说。


 下午时皇太极还专程将多铎叫了过去,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多铎在心里忍不住朝皇太极翻了个白眼,你事情都处理好了,再来问我是个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煞有其事道:“大汗,其实吧,我是向来不懂这些的,这些事情……袁将军之前没和我讲过。”


 皇太极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就知道当日多铎搬家时说的那番话肯定是有人告诉他的,要不然,多铎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看样子这个袁崇焕不光是嘴皮子厉害,还是有些真本事的,对了,多铎,你觉得多积礼怎么样?”


 他之前是问过多积礼的,没想到多积礼说什么多铎天资极其聪明,很多事情他不过是略点拨一二,多铎就能举一反三,是个难得的好苗子,若是加以培养,以后定是个栋梁之才。


 多铎道:“我这个外甥……倒是挺博学的,而且脾气很好,也不像是寻常先生那般刻板,会给我讲故事,由浅入深,我还挺喜欢他的。”


 “很多时候我提出不同的见解,他不会一味否决,会听我的想法,两人会评评谁说得对,他错了也会大大方方承认,也不会因此觉得丢脸。”


 他发现金国这些勋贵贝勒们都很好面子。


 皇太极笑着道:“你觉得好那就最好了。”


 其实他想问的是多铎如何看待多积礼这个人的,他不知道多铎是不是在装傻,不过他也没打算再多问了。


 多铎正准备转身下去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大汗,我们今年会有大旱,您得提前做准备。”


 他无心帮助皇太极,可若是粮食不够吃,他旗下镶白旗将士岂不也跟着受苦?虽然如今他已经开始四处收购粮食,却还是担心到时候若是有人找他借粮食,甚至抢他的粮食。


 他可是见识过的,这些人啊,一个个都是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