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借壳上市(第2页)

  “您放心,华夏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市场,优尼科肯定会优先供应。”

  徐良道。

  姜卫国点了点头,转而问道。

  “这次你在美国也赚了不少钱,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虽然他并不清楚‘腾龙计划’让徐良赚了多少钱。

  但国内对这场双方联合起来操控超过2万亿美元,搅动全球能源市场的大对决也非常关注。

  所以大致还是能猜到一些。

  姜卫国希望他能把这一笔钱尽可能投在国内。

  “爸,汉华是华夏最大的风投机构,接下来我们会把这笔钱以投资的方式,帮助国内企业发展。”

  姜卫国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是华夏人,华夏是你的根基,只有根基夯实了,你才能飞的更高更远。”

  “您放心,我会牢记您的教训。”徐良恭敬道。

  “行了,在家就少说点工作上的事。”

  刘继红道。

  “呵呵,不说了,不说了。来,阳阳,姥爷抱抱。”

  小家伙咿咿呀呀的张开小手,挣扎着朝姜卫国爬去。

  “你这小没良心的,姥姥天天带着你,也不见你跟我这么亲。”

  刘继红吃醋道。

  “这说明,这孩子跟我有缘分。”

  姜卫国脸上透着得意。

  在姜家待到晚上九点,两人才带着孩子离开。

  回家的车上。  
  “晓阳,从德隆接手过来的公司,经过大半年的整合,有一些已经基本整合完毕了。接下来会重新上市,就由汉华来作为它们的承销商吧。”

  姜晓阳点了点头。

  除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风投在内的私募业务,投行业务是汉华接下来发展的重点。

  投行业务想要做起来。

  就需要大量的企业来支撑。

  汉华有鸿蒙、康师傅、火炬等,不缺顶尖的大集团,但因为成立时间较短的关系,缺乏1亿~10亿华夏币营收的中间阶层。

  这些企业才是投行业务的中坚。

  它们上市募资,财务运作,证券发行等等,都需要投行。

  如果有上千家这种企业支撑,汉华的投行业务瞬间就能成为华夏顶尖。

  “你准备让哪几家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中燕控股、南孚电池。

  机床厂和中燕控股在国内上市,南孚电池拿到香江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用合金股份的壳。”

  德隆崩塌后,留下了六个上市的壳。

  合金股份、西域屯河、湘火炬、山城实业、中燕控股和天山股份。

  目前这六个壳已经被徐良洗成了净壳。

  随时可以把资产装进去上市。

  徐良先拿出这三家也是有讲究的。

  金陵第二机床厂,高技术类企业,想要有所突破,就要烧钱做研发,就算他愿意投钱,短时间内也不一定有结果。

  而且真要做研发,他更愿意把钱投在鸿蒙、火炬和德农集团。

  毕竟三家公司底子更够,也更容易出成果。

  中燕控股,主业是纺织和成衣制造,虽然资产高达26亿华夏币,每年的营收超过3亿华夏币。

  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想要成为行业龙头,就要投入巨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