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第2页)

 

西武真正的辉煌,还在80年代中后期。

 

1985年,面对不断增长的东瀛经济,倍感威胁的老美逼东瀛签下“广场协议”。

 

此后日元持续升值,致使东瀛出口遭受重创。

 

为了应对不利影响,东瀛央行连续5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5降至2.5。

 

大量热钱开始涌入了楼市。

 

各大企业在东京等地大兴土木,普通国民也踊跃买房,甚至有不少人辞去工作专职炒楼。

 

在此带动下,东瀛的不动产价格一飞冲天,东京房价每年翻一倍,其他中小城市每两年翻一番。

 

到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近90,全东瀛的土地资产总额可以买下4个美国!

 

整个东瀛楼市都仿佛次贷危机前的老美,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这一次,堤义明没能抓住时代的脉搏。

 

在东瀛布局众多的西武集团,也趁机加大休闲娱乐和饭店投资,并从金融机构大量贷款。

 

陶醉在所泽模式的巨大成功,沉浸在众人赞誉中堤义明,早把父亲当年的告诫忘得一干二净。

 

在他的带领下,西武集团的事业攀上了巅峰。

 

整个西武集团在全东瀛修建了数十处滑雪场、上百个高尔夫球场;遍布全国的王子酒店客房总数超过2万间,成为东瀛排名第一的连锁品牌。

 

不仅如此,西武集团还跻身东瀛零售业巨头,拥有西武百货、无印良品、吉野家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最辉煌时,西武集团控制了全东瀛六分之一的经营性地产,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总资产1650亿美元,是当时松下集团的10倍。

 

堤义明也因此在1987年荣登福布斯世界首富,其巅峰时的个人财富达到200亿美元。

 

而当时老盖茨的个人财富不到10亿美元。

 

堤义明的成功,离不开东瀛战后经济腾飞的大背景。

 

然而,“封神”后的堤义明似乎忘了这一点,他变得越来越自大且狂妄。

 

他信奉荀子的性恶论,不交朋友,不用人才。

 

这厮曾当着所有人面说:“我并不需要头脑太好的部下,关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目标,我自有打算。

 

甚至,他还有句石破天惊的名言:

 

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这种狂妄和独裁,在生意顺风顺水时问题不大,可一旦面对危机,就会有灭顶之灾。

 

堤义明的灭顶之灾,是东瀛房价泡沫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