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迅速增长的CDS(第3页)

 徐良:“做得很好,我们的cds债券结构要多元化,别盯着一家薅,否则赚了也是赔。”

 从古到今,要钱都不是一个容易事。

 人与人之间如此。

 公司与公司之间也是一样。

 将来那些保险公司赔大了,怎么从这些保险公司手里把钱拿到手,可不容易。

 “是。”

 “用了多少壳?”

 “27个。”

 徐良点了点头。

 红岩公司旗下的壳不是单纯的皮包公司,而是真实注册,真实运营的投资公司。

 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

 有的是红岩自己注册,有的是收购原本就有的小型投资公司。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而且这些实壳公司后面还有空壳公司,层层嵌套,除非是长年累月的调查,否则根本弄不清楚潜伏在地下的红岩触手到底有多庞大。

 当然,这么复杂的金融结构需要大量的时间经历和金钱。

 但红岩不缺这些。

 放下资料,徐良站起身。

 “去楼顶走走?”

 “好啊。”

 白加道33号是一栋建成已经三十多年的老楼,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不算周围的花园,总计1.5万平米的套内建筑面积。

 原本是香江地产巨头希慎兴业旗下对外出租的高档公寓。

 2001年的时候香江地产陷入低潮。

 希慎兴业对外出售,回笼资金应对地产危机。

 徐良花了三亿港币把它买了下来。

 装修的时候,1~4层作为红岩的办公场地,第五层3000平米作为徐良的私人公寓。

 顶层是3000平米的花园。

 也是给公司员工放松和休息的地方。

 后来天比高那边建成,第五层徐良就很少来了。

 把一部分改成办公区,剩下的泳池之类,都对红岩的员工开放了。

 来到楼顶。

 三千平米的地方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

 尽头是一个被铁丝网笼罩的篮球场,大约占了五分之一的面积。

 还有五分之四,一分为二。

 一半被钢化玻璃笼罩,冬天的时候会变成温室。

 剩下五分之二则摆放着各种盆栽的牡丹、月季、雏菊、兰花,尽可能保证每个季节都有鲜花。

 东边的角落是一个茶吧。

 红岩的员工可以自己泡一杯咖啡或者茶,坐在花园的长椅上休息,或者俯瞰维多利亚湾的风景。

 不过很多部门喜欢在这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开小会。

 “喝东西吗?”

 “不了。”

 徐良也没强求,两人沿着楼顶花园的小径,缓缓走着。

 “火炬集团的三年发展规划,你看过了吗?”

 “看过。”

 火炬集团作为红岩全资控股的企业,夏长胜自然有权利看这份报告。

 “有什么感想。”

 “气魄宏伟,规划合理,如果真能实现,火炬集团将成为国内少有的营收破千亿的工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