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地产零售

 第1091章地产+零售

 第二天。

 “徐总,这是西武集团被收购后,西武企业债的价格涨跌情况。”

 徐良接了过来。

 在他被收购前,一万日元面值的西武企业债已经亏掉了80%的价格。

 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可以看到一条非常明显的上涨曲线。

 价格比之前翻了近一倍。

 “瑞惠出手了吗?”

 “目前还没有,看样子目前的价额还没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徐良放下资料,略作沉吟。

 “让老夏多关注一下西武的企业债,把它也加入‘祝融计划’。”

 “是。”

 所谓的‘祝融计划’,就是雷曼倒闭,金融危机彻底爆发后,企业债抄底计划。

 类似的还有‘共工计划’,也就是目前正在执行的收购以美国次债为基础的cds债券投保计划。

 “陆觉在线上了吗?”

 “在。”

 “打开吧。”

 李金玲连忙打开办公室对面墙壁中央的屏幕。

 时间不长,泰华集团ceo陆觉的形象出现在里面。

 “徐总。”

 “老陆,给你发过去的资料看了吗?”

 “看了,目前已经让策略部和设计部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去了东瀛。”

 “我之所以收购西武集团,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泰华。”

 “徐总对泰华的关怀,包括我在内,泰华所有高层和员工都铭感五内。”

 “漂亮话就不用说了,关键是把事干好。尤其是长崎西武百货试点改革,你们要谨慎小心,宁愿慢一点,也要把第一仗给我打好。”

 “您放心,我们一定谨慎。”

 徐良微微颔首。

 “谨慎小心之余,也不用太担心。百货已经落伍了,以后购物中心才是主流。你们可以用国内购物中心的格局当模板,结合东瀛的实际情况做设计。”

 “是。”

 “我也给你个保证,如果这次做得好。崇光·西武百货在全球的42家直营店,超过300万平米的营业面积,会全部交给泰华。”

 陆觉心中兴奋起来。

 拿到徐良的消息后,他也研究过崇光·西武百货,作为东瀛的老牌百货商,虽然运营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

 但它们基本都位于东瀛城市核心地段,尤其是西武百货,面积普遍巨大。

 重新设计一下,好好改改,重新招商后就是一家优质购物中心。

 尤其崇光·西武百货不只是东瀛,海外还涉及湾湾、马来西亚在内的整个大中华区。

 很契合泰华的业务。

 看着他高兴的样子徐良笑着继续道:“但,泰华要把酒店业务剥离出来。”

 陆觉笑容一滞。

 好东西谁都喜欢,但要是把吃下肚子里的东西再掏出来,可就不是那么令人高兴了。

 “泰华未来的核心业务很清晰,就两个:地产和零售。

 商业地产是平台,服装、儿童乐园、小百货和超市是平台上的商品,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可以彼此依靠的矩阵。

 地产和零售之外的酒店肯定要剥离。”

 陆觉连忙道:“徐总,我认同您的战略,同意剥离酒店业务。不过西武集团旗下的无印良品和吉野家能不能卖给泰华?

 他们符合您为泰华定下的‘地产和零售’战略。”

 “不行。无印良品和吉野家路子已经走歪了,纠正起来代价太大,我准备持有几年就卖掉。没想一直持有。”

 “路子走歪?可是他们在国内发展的很好啊。

 吉野家更是一度成为跟肯德基、麦当劳并称的三大洋快餐之一。”

 “这就是问题。

 无印良品和吉野家在东瀛的定位是平价。

 但到了华夏后却成了轻奢。

 尤其吉野家,一碗预制菜性质的牛肉饭卖价三四十华夏币。

 这么多钱,完全可以在中式快餐店吃到三个荤菜。

 性价比差太多了。

 如果没有华夏国内同类企业竞争也就罢了,但现在中式快餐连锁品牌‘真功夫’‘乡村基’等都在迅速发展。

 他们会不断挤压吉野家的市场。

 现在,吉野家还能凭借海外滤镜赚到钱,但时间长了,食客就会自己用脚投票。

 无印良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不看好它们的长线。”

 徐良收购这两家公司的战略很清晰,就是持有五六年时间然后出手卖掉。

 “徐总,我们收购过来,可以调整它们的定价。”

 “代价太大了,与其费这些事,还不如自己成立新品牌。不过我更希望你们能打理好现在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