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红岩东京办公室。

 他过来不久,泰华集团ceo陆觉也在李金玲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徐总。”

 “过来坐。”

 徐良招了招手。

 两人坐下来后,按部就班的泡上茶水。

 “在东瀛调研也有半年了,崇光·西武百货的品质怎么样?”

 “至少一半都很差。

 设计老旧,管线老化,停车位不足,绿化空间太少,缺乏艺术元素等等。

 剩下的一半也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是凸显的不太严重。”

 徐良点了点头,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

 东瀛是一个在互联网都已经进入云时代的时候,仍然在玩磁盘存储的国家。

 在这里到处都能感觉到深沉的暮气。

 ‘广场协议’,以及后来的房地产泡沫,彻底打断了东瀛的脊梁骨,再也没爬起来。

 “说说你的整改计划。”徐良。

 “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之外的所有崇光·西武百货,不做扩建。

 只进行内部改装。

 新的动线规划,重新进行设计,增加更多的休闲和艺术空间。

 在内容上,以我们在华夏打造的‘客隆购物中心’为模板,以家庭化购物和娱乐为主要卖点。

 以超市、餐饮和儿童娱乐为主要形式。

 追求成为周围3~5公里内的购物和娱乐中心。”

 “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四座城市gdp都在千亿美元以上,同时拥有过两百万的城市人口,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针对这四座城市,我的想法是建设6~8座建筑面积在10万平以上的泰华广场。

 我们现有的,位于四大城市的崇光·西武百货有一半不符合要求。

 所以,我希望能通过收购合并地块,然后全盘推倒,投资新建。

 如果地方足够大,我们就建‘泰华城’,如果不太够就建设‘泰华广场’。”

 泰华集团的‘泰华城’和‘泰华广场’有着不同的区分。

 前者建筑面积普遍在50万平米以上,饱含了购物中心、写字楼、高档公寓、酒店等业态。

 后者往往只是大型购物中心夹杂一两种业态,有的干脆只是超大型购物中心。

 “你的野心到是不小。”

 徐良笑道。

 “有您在背后给我撑腰,我可不就要大气点,不然不就给您丢人了吗。”

 “行了,马屁就别拍了。我原则上同意你的计划,但地产太烧钱,你可别一下子全给我上马。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崇光·西武百货的翻新和整合工作。”

 “您放心,我绝不会盲目。”

 徐良微微颔首,对陆觉他还是放心的。

 “对了,徐总,美国现在的麻烦越来越大了,您预测危机什么时候爆发?”

 “这么关心?投钱了?”

 “嘿嘿,我可不敢。我寻思着老美那边爆发了大危机,肯定要从小本子这里找补,到时候溢出的影响,绝对会让东瀛地产界再次滑坡。

 到时候我的购地计划会更顺利,花费的资金也更低。”

 “你倒是想的很美。不过一年内是别想了。”

 陆觉对大老板的推论从来不做怀疑,连忙点了点头。

 “魔都‘泰华缤纷广场’的设计图出来了吗?”

 “已经做出来了。”

 陆觉招了招手,秘书立即把手里的笔记本电脑送过来,前者熟练的打开后,找到了做好的设计图。

 自从泰华从魔都政府手里收购了农工商超市后,对方手里唯一一个在建的城市综合体‘118广场’,自然也落入了泰华手里。

 但在徐良眼里,118广场的设计问题太大了。

 第一,购物中心的面积太小,五层楼加起来还不到10万平。

 第二,弄了个不伦不类的‘威尼斯小镇’,就那么短短的一段水道,新鲜劲过去后,谁还去?

 完全浪费了宝贵的,可以拿来开发利用的空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明明挨着地铁13号线,居然没有一个站点停靠?

 交通对一个城市综合体的影响是致命的。

 现在还不觉得,等后来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越来越多后,交通不便就是最致命的弱点。

 所以,在农工商超市被收购过来后,徐良第一时间便叫停了整个工程。

 眼前这份设计图,完全贯彻了他的理念。

 128.1亩,将近8.5万平米的地块,将由一栋48层写字楼,一栋42层的长租公寓,以及一栋购物中心组成。

 购物中心为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建筑总面积28万平米。

 地下三层和二层一部分为停车场。

 地下二层一部分和地下一层是商场的地下步行街。

 整个项目商业

面积将近20万平米。

 写字楼和公寓位于购物中心上方。

 整个项目建筑面积56.9万平米。

 “取消这个直通地下一层的下沉式广场,看着好看,但没什么用。”徐良指着设计图道。

 下沉式广场这玩意,小了没意思,大了占空间,完全没什么必要。

 “好的。”

 “跟魔都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他们同意了,只要我们重建‘缤纷广场’,他们愿意在我们这一面开设一个地铁站口,而且愿意跟我们合作,出站口能直通‘缤纷广场’地下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