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红杉的诚意(第3页)

 

而且甲骨文收购仁科动静那么大,想不注意都难。

 

“怎么样?”

 

“有一定的价值,但价值不是很高。”

 

“继续。”

 

“杜菲尔德创立工作日后,把很多仁科的员工都招了过来,造成了人员臃肿的现象,行政支出巨大。

 

而且因为甲骨文和拉里森的刻意压制,工作日很难接到大单。”

 

工作日创立后,不断招募、吸收被甲骨文裁员的仁科老员工。

 

公司现金流告急,产品还没大获成功,吃闲饭的员工却招募了一大堆,给公司形成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拉里埃里森在今年三月份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全球第九,身价184亿美金!

 

以对方的江湖地位,再结合其桀骜不驯、睚眦必报的性格,很多投资机构都不敢去触霉头,生怕和这位巨富结仇。

 

当然,这也是因为工作日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价值。

 

否则就是另外一番情况了。

 

徐良了然,他现在明白了红杉为什么愿意把这家公司分享给他了。

 

明显是个鸡肋吗。

 

徐良拿起桌上红杉留下的工作日尽调。

 

看着上面杜菲尔德的名字,他总觉得好像在哪听过。

 

“所以你不建议投资?”徐良拿着手机接着道。

 

“是的。创业需要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杜菲尔德已经六十五岁了,已经是花甲的年纪,就算他还有一定的人脉和经验,也很难带领工作日在甲骨文的围困下突围。”

 

林君瑞的话好似一道闪电,劈开了徐良脑中的混沌。

 

工作日这家公司的几位创始人都是个传奇,在被甲骨文恶意收购掉公司后,真的又东山再起了。

 

其创办的工作日公司,和脸书在同年上市,市值超过了一百亿美金,并在之后几年达到了六百亿美金市值。

 

之所以还能在哪里跌倒的,哪里爬起,是因为赶上了技术浪潮,这家公司给人力资源软件加了一个云计算概念。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杜菲尔德的成功,让他成了创投圈最大的创业者。

 

也成了很多投资机构忽悠创业者的案例。

 

人家六十五岁创业,七十多岁上市敲钟,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行?

 

坚持,再坚持,你就是下一个杜菲尔德。

 

杜菲尔德老矣,尚能干饭,错了,尚能创业成功,你才四十岁不到,你待支棱起来。

 

徐良当年参加一些风投机构酒会的时候听过无数次这种话。

 

只是重生过来五年,一些事情已经忘记了。

 

现在骤然被点醒,一些往事再次浮上心头。

 

这一刻徐良真的心动了。

 

“你帮我打电话给对方,就说我对工作日的投资很有兴趣。”

 

“徐总,您。”

 

徐良笑着打断他的话,“我对任何给埃里森上眼药的方法都很感兴趣,更何况工作日未必就不能成功。

 

总之先见面谈一谈。”

 

“好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