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崛起的草根(第2页)

 

出于发展的需要。

 

1995年11月,金陵一农与金陵红花塑料厂,共同发起组建集体所有的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

 

总投资1580万元,金陵第一农药厂占87.3,金陵红花塑料厂占12.7。

 

继承了金陵一农农药业务的红太阳,在杨守海的带领下发展的风生水起。

 

彼时金陵第一批上市公司宁天龙陷入困境,面临退市。

 

金陵市政府决定重组拯救保壳。

 

考察很多企业后,决定让金陵红太阳借壳上市,最初的方案是把宁天龙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划拨给金陵红太阳。

 

但这个方案被上面打了回来。

 

原因是宁天龙第一大股东29.95的股权属于国有股,不能划拨给非国有企业,否则就涉及国资流失。

 

但金陵市政府也没放弃,转而促使红太阳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

 

问题是,金陵红太阳并非国企,其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国有资本投入。

 

如果改制,就意味着杨守海将放弃10年的创业成果。

 

总之,各种原因。

 

杨守海最后还是同意了。

 

1998年10月,红太阳集团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300万元。

 

12月,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其所有股份被划至高&淳县国资委名下。

 

杨守海也由民营企业家,转为国有独资企业管理者。

 

宁天龙随后改名为红太阳。

 

但金陵一农作为老杨个人创建的公司则仍然保留。

 

改制后的红太阳集团开始迅猛发展,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近10年发展,红太阳集团已形成国内大型农药化工集团,不仅研发出了吡啶碱,打破了国外封锁。

 

还涉足环保农药、生物医药、现代种子、肥料、生命科学五大产业,旗下1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拥有员工5200名,建有一个中央工程技术研究院,5大研发中心和68个基础实验室。

 

同时,杨守海创建并保留的南京一农也获得长足发展。

 

其注册资产现已达近1.6亿元,业务涵盖农药、医药、种业、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

 

持有金陵生化49,徽省国星100,红太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00,金陵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65;

 

苏省中邦制药有限公司51.02,苏省中金鼎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75;

 

金陵亿邦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80,苏省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49.25;

 

金陵绿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100;

 

以及澳大利亚海力国际企业有限公司65。

 

截至2005年末,红太阳集团总资产达41.8亿元,主营收入52.7亿元,外贸交货值2亿美金,位居世界农药前15强;

 

华夏千强大企业集团919位,华夏制造企业500强465位,华夏石油化工行业百强51位,华夏农药销售总额三连冠。

 

发展壮大起来的红太阳集团就是一块肥美的肉块。

 

尤其是对杨守海而言,更难以割舍。

 

在华夏股权改革的大背景下。

他也想把红太阳置于自己名下。

 

第一步,联合旗下的高管成立苏省国星投资公司,杨守海作为普通合伙人gp,占股5,掌握真正的实权;

 

而核心高管和投资人则占股95,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红权,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第二步,金陵第一农药厂改制,苏省国星受让其86.02股权;

 

原股东红太阳集团不再持有其股权。

 

经过增资后,苏省国星持有金陵一农集团100股权。

 

金陵一农成为红太阳集团高管全部控股的民营企业。

 

通过这两步,老杨不仅拉拢了旗下高管,让他们跟自己站在了统一战线,保证了将来自己能顺利完成集团私有化。

 

还顺利完成了风险切割。

 

用少量的钱,保证了自己对金陵一农集团的绝对控制权。

 

将来即便公司倒闭,也不会波及自己。

 

这就是股权架构设计的魅力。

 

菊花厂任大佬1股权就能控制公司,柳厂长私有化联想,基本都是同样的操作。

 

按照惯常的操作。

 

接下来第三步,应该是金陵一农集团收购高淳国资手上,受让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49国有股权。

 

然后在通过定向增资,获得绝对的控股权。

 

同时也完成了红太阳私有化的目的。

 

不过,第三步还没有开始,徐良就第三者插足了。

 

“杨总,在来之前我们已经跟高淳县方面交换了意见,在承诺红太阳集团不迁出高淳县,而且继续追加20亿华夏币发展红太阳集团两项条件下。

 

他们愿意把持有的红太阳集团65的股权卖给我们。”

 

德农集团资本雄厚,完全可以把整个公司吞下去。

 

杨守海脸色阴沉下来。

 

在徐良强大的资本和权势面前,他能打出来的牌太少了。

 

“徐先生,您已经是世界级的企业家,华夏首富,用不光彩的手段收购红太阳集团,传出去就不怕影响声誉吗?”

 

“不光彩?我强买强卖了吗?没有吧。

 

溢价收购红太阳集团,放在全球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易。”

 

徐良话锋一转。

 

“真要说不光彩,恐怕还是杨总更不光彩。

 

红太阳虽然是你创立,但它现在是国有企业,你只是Ceo。

 

一个职业经理人想把企业占为己有,而且是排他性的占有,咱们谁更不光彩?”

 

刘强西迅速配合道。

 

“杨总,红太阳集团的业务很多,但我们只想要环保农药、种子和有机化肥业务,剩下的医药和国际贸易业务,包括红太阳集团的上市资格,仍然由贵方继续持有。

 

如果贵方想在生物医药领域继续发展,汉华会帮助你们并购同行业公司,做大做强。

 

如果贵方不需要的话,南孚电池作为碱性电池领域的霸主,世界级的电池巨头,会让红太阳成为全球碱性电池的顶尖厂商。

 

我想,这样的条件已经足够优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