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精卫系统(第3页)

 

徐良笑了笑,没在多说。

 

一般人看来,他的这些行为,属于他带着国家赚钱,把一些优质项目匀给中投。

 

这样看就太浅了,深层次其实是给国家做贡献,担当更重大的责任。

 

他在脸书、油管身上赚到的钱,获得的利益,国家拿不到一分好处,既没有解决税收就业,也没带动产业发展。

 

出事了,国家凭什么维护你?

 

就凭护照?那顶多撤个侨,还不够格让国家拿出大量资源去维护你,帮你度过难关。

 

权利和义务,向来是对等的。

 

其实透过霍、任、李三人的选择,就能看明白大商人的立身处世之道。

 

…………

 

“计划失败了!”

 

蔡重信走进一间禅房,叹气道。

 

穿着太极服正在蒲团上打坐的马云突然睁眼。

 

“什么失败了?”

 

“中投那边的人告诉我,他们决定购买汉华凤凰基金份额,不再寻求直接收购阿狸的股权。”

 

蔡重信边说边摇头,脸色很不好看,这是他想出的一招绝技,用中投、用国家大义来压徐良。

 

没想到就这样轻松的被对方化解了,甚至说不定还反过来送上了助攻,让徐良拉近了与中投之间的距离,汉华获得一大臂助!

 

实在是大大的失策!

 

马云皱眉,“怎么会这样?中投的人那么好说话,徐良让干嘛就干嘛?”

 

说着说着,马云竟产生了三分火气。

 

这不怨他控制不住情绪,而是他和蔡重信从去年末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寻找驱逐徐氏的良策。

 

自己当老大。

 

所以屡屡找机会稀释徐良的股权。

 

当初雅虎的融资就是他们潜心准备的手段。

 

但徐良死活不愿意稀释,他们不得不另想办法。

 

中投就是他们想到的第二个方法。

 

他们打的算盘很好,由中投来开这个金口,即使徐良再不情愿,也得给点面子,能清除徐氏所持全部阿狸股份,固然最好。

 

假使不能,清除十个、八个点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一方面降低了徐氏持股,另外一方面引入了中投这个国家队成员,增加内资持股的同时,也有了一个靠山,在未来发展中能获得很多隐性好处。

 

结果,所有盘算都落空了,一个目的都没达到。

 

这不免令一向自负的马云有些沮丧。

 

他长叹了一口气:“哎,徐良太滑不留手了,上了阿狸这条船,就死活不肯下去。”

 

公司发展的越大,他越不希望自己上面还有人掣肘。

 

掌握阿里一半股权的徐氏,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

 

“下一步打算怎么办?还驱逐徐氏吗?”蔡重信问道。

 

“你说,我们直接向他摊牌怎么样?找银团贷款溢价回购至少一半的股权。”

 

马云一脸认真的说道:“我算过,依照阿狸眼下的业务增长率,三五年后估值、市值能增长个三五倍,就算眼下多花点钱,将来也能赚回来。”

 

蔡重信摇头,“他不会同意的,你能看到阿狸的潜力,他自然也能看到。

 

阿狸做电商,他自己也做电商,不管谁输谁赢,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算盘打的太好了。”马云敲了敲有些发疼的脑袋,“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答应了他的融资呢?”

 

“此一时彼一时,只能说徐良这人野心太大了,永远看不到他的扩张边界。”

 

蔡重信十分冷静的评价但:“照这样下去,他要么建成一个摩根式的资本帝国,要么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马云点头:“嗯,我也这么看,他的大部分产业都未上市,现在又要染指半导体这种资金黑洞,资金链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趁现在还没暴露,我们不要再去做无谓的尝试了,等下去,等到他产业出问题,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或者,等到阿狸上市,他也许会有所行动。”

 

马云轻轻颔首,“只能如此了,现在他根基太深厚,根本无法撼动。”

 

虽然这么说,但他们自己也没什么信心。

 

徐大老板用八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金融与实业混合的徐氏财团。

 

鸿蒙、汉华、康华、海力士、维迪旺,这些世界级的巨头,就是徐氏最强大的支撑柱。

 

让人望而生畏。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