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昆仑的未来
第1197章 昆仑的未来
“应该能保证吧,听说史大柱在内的一帮老板同情郭伟的遭遇,或者说是想跟我找点不自在,加一块儿给郭伟投了几个亿。”
王凌有些惊讶,这么隐秘的事,徐总竟然了解的这么清楚,这岂不是说明郭伟在神州数码搞的这些事情全在对方的掌握中?
按下心中的惊讶,王凌说道:“那就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郭伟本来想mBo之后推行的,员工们也都翘首以盼。
如果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让大家看到新股东的魄力,可以稳定军心。”
杨廷坤看向徐良,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微笑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还有吗?”
“跟鸿蒙合作一个大项目,比如云计算,让大家看到公司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变得越来越好了。”
徐良沉默了片刻,说道:“云计算投资太大,华夏数码参与不了。”
“别的项目也行,比如代理昆仑手机,正好填补良心公司中止合作带来的业务缺损。”
徐良笑着转过头,“老杨,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跟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坐在一边的杨廷坤笑着点了点头。
“有王总这样的人才加入,我们这次收购华夏数码也算是值回票价了。”
“您过奖!”
徐良做了个继续的手势后。
“这几招使下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起码大家会恢复对公司的信心。”
“不!”
徐良:“还少了一件事。”
王凌满脸疑惑。
“你来当公司总裁,让良心旧部看看,我们鸿蒙还是容得下人的。”
王凌惊愕之余,心里也兴奋起来。
他现在是华夏数码工程院院长、华夏数码it服务集团副总裁,在公司里连前五都排不进。
“Ceo由老杨暂时兼任,你们有很多想法相近,应该有不少共同语言。”
王凌秒懂,大老板这是告诉自己:要是干好了,将来可以接任这个Ceo的职位。
明白后他心里更热切了,赶忙表态道:“徐总,您放心。我会尽快让华夏数码恢复稳定。”
“光恢复稳定可不够,股民现在都指望我把股价抬到两位数、三位数去呢。”
王凌笑着说:“这也并非办不到,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又聊了一阵,王凌告退了。
“老杨,你觉得人怎么样?”
“整体感觉还不错,具体怎么样,还要看他平常表现。”
徐良笑道:“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确实还要看日常表现。”
杨廷坤附和了一句后,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
“徐总,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盘古公司吸收华夏数码软件业务和研发团队后的管理架构。”
徐良接过来翻了翻。
按照盘古管理团队的意见,公司将分为云计算部门、大数据部门、办公软件部门和工业软件部门四部分。
四部门下面,则是具体软件研发业务。
徐良看了看,总共有13款不同的软件,以及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7个二级业务部门。
“我看你这个垂直管理架构有点复杂了。
盘古作为一级管理架构,四个部门作为二级管理架构,各大子业务部门作为三级管理架构,各大开发小组作为第四级管理架构。
如果普通员工是第五级的话,你想要听到底层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就要越过三级。
你自己觉得这个机会有多大?”
杨廷坤显然也是聪明人,“您的是取消四部门?”
“嗯。……你们管理层直接对标各大软件研发部和业务部,左右加起来才二十个,即便再多几个,也能应付的来。
减去这一级,盘古公司的管理效率起码能提升50%。”
“明白了,回去后我们立即按照您的要求整改。”
徐良点头后,“现在公司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现在能做到第三极吗?”
“暂时还不行,我们手里的数据还是太欠缺,暂时只能做到‘诊断性分析’。”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四个级别。
1、描述性分析:这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层次,主要关注对历史数据的总结和呈现。
通过统计报告和数据可视化图表,帮助用户理解数据中发生了什么。描述性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可视化、数据聚类和数据挖掘等。
2、诊断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数据,找出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关联。
通过关联分析、回归分析和因果分析等操作,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驱动因素,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变化的根本原因,
3、预测性分析:使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未来趋势和结果。
常见的预测性数据
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4、规范性分析:在预测性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最佳的行动方案和决策支持。
这一层次不仅预测未来,还根据预测结果制定行动方案,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
徐良脸上变得犹豫,而且沉默良久。
杨廷坤还是第一次看他这样。
在他的印象里,庞大的鸿蒙集团不管什么事,到了大老板这里,他都处理的游刃有余。
“老杨,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所以,我打算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针对自然灾害预警的大数据分析系统。
一开始我们也不要贪多求全,弄得太大。
先做地震。
通过收集全球地震发生前和发生时的地质、空气、动植物表现等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不断丰富数据,改善算法,建立丰富的地震数据库,争取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后,预测地震发生。”
杨廷坤心中惊愕,没想到让大老板沉吟这么久的事情居然是这个。
不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知道不是开玩笑的杨廷坤迅速考虑起来。
“徐总,数据分析是概率性的事情,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可自然灾害这种事,如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那么就会产生极大的社会问题。”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上面听了他们的意见,把人提前转移走了,并因此产生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成本,结果最后地震没发生,那这些成本算谁的?
“我们竭尽全力做到准确,做好自己的事,其它的不问。”徐良道。
杨廷坤点了点头,“我回去立即组织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