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太子奶(第3页)

 

一年的时间从300块到8888万,还是九十年代。

 

可能吗?

 

当然,只要你是某点商业小说男主角。

 

但现实不是小说。

 

李土春根本没这么多钱,甚至他连入门的20万都是借来的。

 

但凭借着野心和赌性,8888万一举夺得央视标王。

 

徐良觉得自己的赌性就够大了。

 

但在李土春面前完全不够看。

 

人家20万撬动了8888万,杠杆系数444.4倍。

 

简直是疯子的游戏。

 

但他确实赌对了。

 

太子奶的广告一经播出,瞬间成了路人皆知的明星居品,不仅轻松拿等到近10亿的订单,银行还给低息贷款,让他扩大生产。

 

李土春的事业就仿佛吹气球般迅速膨胀。

 

短短七年的时间,销售额就从几百万,增长到了07年的30亿,占据全国乳酸菌市场70%的份额。

 

也许是太顺了,放大了李土春心里的赌性。

 

为了上市,太子奶拿到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的73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李土春还以个人名义担保,向花旗银行牵头的6家财团借到了5亿元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贷款。

 

他放出豪言:“太子奶要在一年内超光明,三年超伊利、蒙牛。”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跟投行签下对赌协议——在投资后的三年内,太子奶的业绩增长必须超过50%,否则将失去其所持有的61.6%股权。

 

投行是什么?

 

投行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但凡是跟投行签对赌协议的人,超过99%都被它们生吞活剥了。

 

徐良上一世听过对赌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

 

投行见过的企业太多了,玩概率,几乎没人是他们的对手。

 

李土春也不例外。

 

太子奶一头撞上了三聚氰胺和次贷危机两座大山。

 

还没等他从晕头转向中回过神,就碰上了在次贷中损失惨重的花旗等银团催收。

 

李土春三振出局。

 

至于后面发生的太子奶事件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沈男鹏作为汉华高层,当然看过集团内部对于美国次债的分析报告。

 

但这种报告市面上很多,具体会不会爆发,谁也不清楚。

 

不过大老板的投资眼光以及对危机的预见,已经有太多例子。

 

他既然这么说了,沈男鹏心里也信了一半。

 

“看来只好放弃了。”

 

“舍不得?”

 

沈男鹏点了点头,“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调查这个项目。”

 

“除非你能把它直接买过来,否则我不看好太子奶的投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