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京东方(第3页)

 

“徐总请便。”

 

徐良拿起资料认真看了起来。

 

京东方的前身京城电子管厂,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的老牌军工企业,也是苏联援建的156项目其中之一。

 

在1960年,产值达到3.38亿,给国家上缴净利润1.19亿,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这家军工厂一度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后来为了支援三线建设,电子管厂连人带设备整体搬家,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再加上八十年代的时候,电子管技术开始被半导体技术取代,厂子效益开始江河日下。

 

为了谋生,电子管厂和松下合资建厂,但东瀛人不仅封锁核心技术,甚至连分红都克扣拖欠。

 

厂里几千名退休职工,年轻时都为国防工业还有尖端设备突破,做出过实打实的贡献。

 

但在九十年代初期,他们却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只能带着口罩和破帽子,到酒仙桥附近的菜市场捡摊贩不要的白菜帮子。

 

黄东升从1981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了电子管厂,在厂里工作了十年,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在他准备另谋出路,追随大流下海经商的时候。

 

老厂长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担任厂长,带领电子厂走出困境,但黄东升坚定拒绝,执意要离开。

 

厂里的老员工出来挽留黄东升。

 

你希望让我们的老师傅们再捡白菜帮子吗?

 

你不能走,我们愿意跟着你一起干。

 

就是这句话让黄东升彻底回心转意,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领着京东方上演了一出绝地求生的精彩大戏!

 

黄东升也没有mBo这家国企,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个人带头出了5000元,拉着全厂凑齐了650万,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打破过去的大锅饭,全面市场化

 

只用了几年时间,京东方就全面赢得新生,登陆深交所,并且连续盈利了十二年。

 

直到前年2005年,遇上面板周期调整,产品价格跳水,京东方血亏近16亿,一次性就把之前十二年赚的钱全亏了。

 

去年京东方再次录得亏损近18亿。

 

赚钱两三亿的赚,赔钱十几亿的赔,黄东升这两年真的感到很绝望,还不到五十岁的人,头发都白了一半。

 

为了走出困境,他找到国内四家彩电企业,准备一起干场大的。

 

然而,松散的商业联盟被东瀛人近乎戏弄般的分化瓦解掉,往黄东升胸口上再插了一把刀子。

 

不过他没有就此服输,也没灰溜溜的离开京东方,还在想办法破局。

 

对于这家奋斗半生的企业,他怀有很深的感情,从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就加入,见证过它的辉煌、低谷、新生,早就成了他的一种精神寄托。

 

看着聚精会神翻资料的徐良,黄宏生心里忐忑起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京东方现在的惨状。

 

而且京东方的亏损才刚刚开始,按照国外厂商的经验,这种亏损还要持续很多年。

 

所以他找了一圈,除了上面支持外,根本找不到任何愿意给京东方投资的机构。

 

如果再被汉华拒绝,他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哗啦

 

徐良放下资料。

 

“黄总希望拿到多少投资?”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