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第3页)

 

他就是当时西域屯河的董事长何贵品。

 

老何早期是西域昌吉州地方国企,屯河水泥厂厂长,在当地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

 

而他比唐万新大了足足有27岁,一边是初出茅庐的愣头小青年,一边是运筹帷幄的地方话事人。

 

两人的关系,着实有点像狂飙里的高启强和太叔。

 

有传言称,唐万新私底下尊称何贵品为老爷子。

 

有了这层关系在,德隆的目光自然转移到了西域屯河身上。

 

巧的是。

 

96年,西域屯河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了。

 

如果经营实业,德隆实在不咋地。

 

但要说股市,老唐那是手拿把攥。

 

3个月以后,德隆便以2.51股的低价,收购了西域屯河713万股的法人股,而当时的收盘价却高达13.35。

 

一来一去,相当于何贵品给唐万新的收购方案打了个1.88折。

 

这已经不是打骨折,这是脑袋一下全折了。

 

完全是亲儿子才有的待遇。

 

拿到了股权后,德隆的持股比例来到了10.185,成为了西域屯河实际上的第三大股东。

 

为了掩人耳目,平息低价收购西域屯河股权惹来的风言风语。

 

老唐通过配股和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对西域屯河的直接持股比例稀释到了7.36。

 

但暗地里却不断增持西域屯河的第一大股东屯河集团,并拿下了90的股权。

 

股权穿透后,持有了西域屯河21的股权,彻底的掌控了公司的话语权。

 

随后的两年,他又如法炮制,先后完成了对沈ap;阳合金和湘火炬的并购。

 

老三股齐活了。

 

公司大了以后,分歧就多了。

 

德隆内部最大的分歧,就是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歧。

 

大哥唐万里认为德隆应该以实业为主,金融为辅。

 

而唐万新则反过来,金融为主,实业为辅。

 

在德隆内部,戏称为唐大路线和唐四路线。

 

但实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远没有金融市场来钱快。

 

再加上唐大留在京城,协调德隆和政府的关系,远离了德隆魔都大本营。

 

所以,渐渐整个德隆集团都走上了唐万新为主的金融为主战略。

 

第一,发展实业资产,释放利好消息抬高股价;

 

第二,在股市上坐庄,低买高卖割韭菜。

 

当老三股割的差不多后,又收购了重ap;庆实业、中燕股份和天山股份这三个韭菜地继续割。

 

巅峰时期,德隆拥有24705个股东账户,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庄。

 

但没有实业的支撑,终归不能长久。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德隆最后还是把自己玩死了。

 

“一个清醒地制造危机的赌徒,一个梦想把火山化作金矿的狂人。”

 

徐良心里默念着财经杂志对唐万新的最后总结,情绪有些惆怅。

 

唐万新和他的德隆,几乎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他和红岩。

 

一样的横跨金融和实业,一样横跨多个行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