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湘火炬(第3页)

 

但骄傲的高卢雄鸡在务实方面,显然远不及德国人。

 

不信任华夏工业的质量,一直不愿意把产业链本地化。

 

结果就是塔菲克75以上的零件,要从雷诺欧洲工厂万里迢迢的运过来。

 

高昂的运费和人工成本,导致塔菲克商务车价格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华晨海狮的价格只有四五万左右。

 

虽然在舒适度和质量上不如塔菲克,但皮实、便宜,客货两用的海狮无疑更受欢迎。

 

巅峰时期,一年就能卖出6万辆。

 

相比之下,八年卖了4000辆的三江雷诺,直接被爆成渣渣了。

 

曾经的金凤凰现在变成了草鸡。

 

作为控股方的三江集团也打起了退堂鼓。

 

恰巧这时候跟三江雷诺打擂台,迅速壮大起来的华晨找上门来。

 

一个想卖,一个想买。

 

双方一拍即合。

 

2000年底,华晨与华夏航天科工集团达成协议,将科工集团旗下的中国航天汽车工业总公司重组,改制为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各为50。

 

但管理权完全交给了华晨。

 

从此。

 

雷诺的这个混血女儿就成了华家妇。

 

塔菲克车型也进入了华晨的营销渠道。

 

不过区区一个塔菲克车型,连三江雷诺项目4万产能的十分之一都满足不了。

 

一心做华夏乘用车老大的华晨当然不甘心如此。

 

所以积极跟法国雷诺联系,希望改进生产线的同时生产雷诺旗下的甘果车型。

 

本就看好华夏市场的雷诺自然千肯万肯。

 

经过上次的失败后,雷诺也不头铁了。

 

爽快的同意了塔菲克车型供应链本地化。

 

丰富的供应链正是华晨的强项,所以塔菲克直接降价6万元,引起轰动,并在短期内造成了塔菲克的热销。

 

同时生产线改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甘果车型的引进也到了临门一脚。

 

就在一切都前途光明的时候,华晨出事了。

 

历史原因。

 

这时候很多知名企业其实都是国企。

 

联想、海尔、美的等等,无不如此。

 

当草莽英雄们把企业做起来后,绝大多数都想着挣脱上面的束缚,自己当老大。

 

毕竟人性都是自私的。

 

但上面也舍不得放弃本地的支柱产业。

 

万一你跑了怎么办?

 

我本地就业和利税还要不要了?

 

所以,纷争就这么来了。

 

有的人比较聪明,城府深厚又有人脉,最后成功让企业改制,把企业拿到了自己手里。

 

比如联想。

 

有的失败了,创始人被灰溜溜的赶出公司。

 

比如华晨。

 

还有同归于尽的,比如健力宝。

 

华晨创始人仰融被踢出华晨后,他之前的一切都被清算,其中就包括三江雷诺项目。

 

总公司一声令下,驻三江雷诺的华晨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全部退出,华晨对三江的重组彻底中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