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西武集团(第3页)

 

表面平静的西武集团,实际已是暗潮涌动。

 

换做旁人,或许会急不可待地做出一番大事业证明自己。

 

但稳如老狗的堤义明却出人意料地沉稳了下来,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蛰伏。

 

与堤义明持相反意见的堤清二远不如他深沉有耐心,出于极强的扩张欲,堤清二主动提出将西武集团一分为二。

 

不跟你玩了,俺要分家!

 

堤义明也没拒绝。

 

1970年,他将西武集团一分为二,并将西武百货三分之一的产业分给兄长堤清二,解决了兄弟间争夺遗产的问题。

 

从这里看,堤义明还是非常精明果断。

 

宁愿分家,也要保证自己的绝对领导。

 

但仅仅是安抚了老二,不,是堤清二还不行。

 

集团内部还有那么多跟着父亲打拼了一辈子,权力巨大的老臣子。

 

他们也需要安抚。

 

为了稳定朝纲。

 

他将父亲手下8名爱将安排在集团重要岗位,让他们帮自己把守集团大大小小上百种生意。

 

其中4人安排在负责地产业务的国土计划公司,担任要职。

 

没有人不喜欢大方的皇帝。

 

拿到了好处的臣子们,也不再反对堤义明的决策。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西武集团将大手笔投资房地产时,堤义明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撤出东京房地产。

 

这个决定震惊了全东瀛的企业家,并在集团内部引发巨大争议。

 

当时东瀛经济正处于1964东京奥运会后的全盛时期,其国内工商业和房地产市场迎来大爆发。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投资东京房地产就等于印钞票,而西武集团在东京拥有的土地是最多的。

 

这时候不进去抢肉吃,还把肉让给别人。

 

你脑子有坑?

 

堤义明当然是聪明人,他之所以撤退,源于一个重要情报。

 

在与当时政坛大佬田中角荣的一次交往中,他得知东瀛政府将改革税制,防止地价暴涨。

 

嗅觉敏锐的堤义明立刻意识到,不动产的好日子到头了。

 

果然。

 

随着政策的收紧,东瀛房地产市场开始风声鹤唳。

 

1973年的石油危机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东瀛房价从高位狂泻而下,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提前撤退的西武集团却毫发无伤。

 

堤义明也一战成名,享誉全球。

 

松下幸之助夸他是东瀛最了不起的企业家。

 

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这时候的堤老板,在东瀛国内的地位;相当于次贷危机前的柳老板,人设没崩塌前的马爸爸,一亿小目标王老板。

 

总之就两个字牛逼。

 

1975年,堤老板与父亲的10年之约到期。

 

堤义明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将自己谋划已久的不动产业务付诸实践。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