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人潮如织(第3页)

 

“兄弟,刚买的昆仑手机要不要?”

 

“保证正品,可以先验货,再付钱。”

 

“你看还有这么多人在排队,一次只能进店一百个人,排十个小时都不一定轮得到你。”

 

“今天天气这么热,你们女孩子把皮肤晒伤、晒黑了,那损失可就大发了,那得费多少化妆品才能补回来。”

 

……

 

大海的同伙正在队伍末尾推销产品,大海则站在一旁望风,顺便观察每名客户的反应。

 

问了一圈,结果还真有人对他们手里的货感兴趣。

 

“多少钱?”

 

“4g版4199元,8g版4999元。”

 

“卧槽,你们是真的黑啊,一下子就加了200块,我不要了。”

 

“别别别,兄弟,你别走嘛,价格都好商量,天儿这么热,我们也就是挣瓶水钱。”

 

“最多加50块。”

 

“兄弟,你再添点。”

 

……

 

一阵讨价还价后,最终,大海的小伙伴以4099元的价格卖出了一部4g内存的昆仑手机。

 

手机拿了过来,又当众验了货后,一名年轻人爽快的付了款,提着购物袋开开心心的走了,不用再顶着烈日排队了。

 

见到这一幕,排队人群中有人开始动心了,加价100块少排几个小时的队,也不算太离谱。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短短半个小时,大海的同伙就卖出了五部手机,轻轻松松赚到了500块,搞得一旁观望的大海都有些心痒痒的了。

 

徐良站在一边,刚到这里的他把这些看在眼里。

 

“公司不是有限购吗,怎么还有黄牛?”

 

他戴着墨镜,穿着t桖、沙滩裤,脚上踩着一双拖鞋,打扮的平平无奇。

 

雷俊也一样穿着休闲装。

 

“公司规定,每个人限购五部手机。”

 

“五部?为什么?”

 

“主要是很多家庭用户,一个人过来,给全家人购买。所以,我们定了五部的限购标准。”

 

徐良点了点头。

 

“查到原因了吗?为什么今天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

 

“可能跟我们做的一个促销手段有关。”

 

说着,雷俊拿出一台平板电脑打开后,找到新浪网页,很快就可以看到置顶的消息。

 

《昆仑手机闪耀硅谷》

 

点开新闻。

 

屏幕里出现了几组照片。

 

数百名金发碧眼的老外在旧金山昆仑之家门口排起了长队,那场景和三里屯发生的一模一样。

 

雷俊退出来,又打开网易。

 

《国货之光‘昆仑’》

 

点开后,是一个短视频。

 

一个身材高大、打扮嘻哈的小黑从昆仑之家店里走出,一脸欣喜的朝镜头展示自己手里的昆仑手机,一口大白牙很是抢镜。

 

接着屏幕里又放出了几张照片,大同小异,白人、亚裔、棕色人种等不同族裔拿着昆仑手机做起了各种手势、动作,表情一个比一个夸张。

 

搜狐、必应新闻、天涯论坛、企鹅新闻,国内几乎所有一线互联网平台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昆仑手机在国外热销,引来欧美抢购的新闻。

 

“现在国内消费市场普遍存在着‘国外产品=质量好’‘国外产品好于国内产品’的思维定式。

 

昆仑是国内产品,卖的价格又很高。

 

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是国外市场增速大于国内。

 

我们综合考察后,就想了这么个营销手段,没想到一下子引爆了国内昆仑手机的销量。”

 

徐良心下了然。

 

这年代公知横行,国外的种种丑态也还没大面积曝光。

 

网民普遍缺乏民族自豪感与自信,总觉得自己国家哪方面都比不上国外。

 

对于昆仑手机的谩骂、嘲讽、质疑,很多都集中在昆仑手机的国货身份上面。

 

如果是外国手机品牌,定价这么高,很多网友就觉得正常,洋货嘛。

 

漂洋过海进来,便宜才是不正常。

 

而如果是国产手机,质疑就来了,你凭什么卖这么贵?

 

与其他的因素无关,只因国货就是原罪,被污名化太严重了。

 

而且,这年头还有很多假消息在乱传,没有辟谣,比如什么东瀛小学生夏令营、青岛德国下水道油纸包……

 

这透露的实际是一种自卑心态,总觉得自己矮老外一头,国内取得什么领先就一片质疑。

 

“你们的营销策略很不错,继续保持。”徐良道。

 

虽然心里有点不爽,但时代的大背景就是这样。

 

不只是昆仑,很多企业明明有顶尖的产品,偏偏要取个洋名是一样的道理,比如雅戈尔、oppo和vivo。

 

雷俊点了点头后,“徐总,还进去看看吗?”

 

“人这么多,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等晚上他们下班,把今天的销量报给我。”

 

“好的。”

 

最后看了眼人潮如织的三里屯昆仑手机旗舰店,徐良转身离开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