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彭胜宇(第3页)
但这个只剩皮囊的美女,吸引来的大多数都是烂桃花。
这时候,在太空梭上赚了大钱的德隆,资本实力雄厚,又显示出非凡的企业管理水平。
很快在一众渣男中脱颖而出。
1997年11月底,湘火炬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zz市国资局,将持有的2500万股湘火炬股权,以每股2.8元转让给德隆。
转让后的国有股变为法人股,占总股本25.71,德隆彻底成了湘火炬的第一大股东。
至此,德隆也完成了湘火炬、沈阳合金和西域屯河老三股的架构。
三家企业同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扩张。
屯河是水泥,后来变成了农牧业。
沈阳合金是电动工具,后来变成了园林机械。
湘火炬则是大汽配,后来发展到整车。
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
老唐信心满满的也给德隆来了个隆中对。
总共就三条。
第一,强化产品质量。
第二,改变湘火炬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
第三,建立海外销售渠道。
在这个隆中对的指导下,1998年6月,湘火炬投产车灯车镜项目。
同年9月,收购了zz市破产企业株洲活塞销厂,通过这次收购,部分解决了湘火炬产品单一的问题。
1999年10月,湘火炬出资33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刹车系统进口商mAt,以及它跟香江鸿本实业、香江鸿源实业在内地合股的9家公司。
这个花了近3亿华夏币的巨额收购,不仅让湘火炬瞬间成为全国最大的刹车系统生产商,还拓宽了在美国的销售渠道。
而公司的资产也正式突破10亿华夏币。
对于别人来说,企业在自己主持下两年不到就有了这么大的发展,已经足以在各大媒体面前自夸。
但对于一个奋斗逼而言,一亿才是小目标。
老唐不只是奋斗逼,还怀着整合华夏汽修行业的崇高目标。
所以10亿也只是洒洒水。
后面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1999年底,6480万华夏币收购了江南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并注资2000万成立了火炬汽配进出口有限公司,进一步开拓国外渠道。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唐这个家伙确实很精明。
在拓展生产的同时,也没忘了铺设销售渠道。
真的把太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融入了骨子里。
在这个阶段,老三股里发展的最好的是西域屯河,沈阳合金第二,最后才是湘火炬。
但在20002002年这一阶段。
湘火炬的总资产、总收入、利润等等,就跟窜天猴一样。
蹭蹭的往上窜。
而且单纯只是汽修行业已经难以满足老唐的日渐庞大的野心,他还看上了汽修行业的下游重型汽车。
当然,野心是一步步萌发的,一开始,老唐还是想汽配行业的大哥。
2001年,湘火炬跟鼎力金属工业公司联合投资8000万,共同组建株洲湘力发动机制造公司,湘火炬占股60,正式进军发动机制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