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幼生期的大疆(第3页)

 

“你认识我?”徐良笑道。

 

对方连忙双手伸了过来。

 

“徐先生,您好,你是我的偶像!”

 

徐良笑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

 

“我叫卢志辉,非常非常荣幸见到您!”

 

徐良微笑着点了点头,跟王韬几人握了握手后。

 

卢志辉连忙拿过几个板凳。

 

“徐先生,我们这里条件简陋,要不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没关系,这里就挺好。”

 

“我从朋友那里听说你们是做无人机的,能给我看看你们的产品吗?”徐良继续道。

 

“当然没问题。”

 

卢志辉连忙从工作台上抱过来了一架模型直升机递了过来。

 

徐良把直升机拿在手中把玩,不时高举起来,通过灯光的照射,观察各个部件之间的焊接。

 

“这架飞机被你们拆了无数次了吧?”

 

卢志辉:“您好眼力,我们现在的工具比较粗糙,不能精确到具体力度,只能靠手来感受。”

 

徐良点点头,继续观察,片刻后:

 

“还用了螺丝胶。”

 

“螺丝有时候会松,所以需要加螺丝胶防止松动,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如果要拆,这个螺丝会卡在里面拧不出来。

 

于是老王就去香港买了一堆的螺丝胶回来,有弱中强几种不同强度。

 

螺丝按照拆的频率,使用不同强度的螺丝胶,飞机上的几百颗螺丝,就是这样一颗一颗地按照不同要求拧上去的……”

 

卢志辉很健谈,顺着螺丝胶的话题,他快速讲清了他们公司目前的现状,以及遇到的一些研发难题。

 

“王韬,你们这公司刚成立是吧?”

 

徐良转而问道。

 

“刚成立一个月。”

 

刚成立一个月的大疆公司,就是一个手工作坊、实验室。

 

没有任何的成果。

 

而且现在团队的四个人中,只有王韬一个人懂无人机,其他三个人都是门外汉。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一直在这间仓库里搞研发?”徐良问道。

 

“暂时是这样,现在还有很多技术没吃透,以实验为主,不对外销售产品。”

 

刚出校门的王韬还是老实孩子,虽然想争取汉华的投资。

 

但还不会撒谎。

 

“那你的公司怎么生存?”

 

“这家仓库是我舅舅的,外面杂志社也是他开的,房租不要钱。”

 

“那员工薪资待遇呢?购买实验器械也得花钱吧?”

 

王韬满不在乎道:“我妈给我投资了200万港币,应该能撑到我们把产品做出来。”

 

徐良没有感到太意外,事实上,王韬家庭条件很不错,父亲是工程师,母亲原来是位教师,后来成为了小企业主,舅舅又是杂志社老板。

 

大疆头几年蒙头搞研发,没有收入的时候,全靠家里的支持才存活了下来。

 

徐良笑了笑,“那你想过没有,员工对公司的期望值?”

 

王韬淡淡道:“如果他们嫌公司不好,走就是了。”

 

看着卢志辉三人眼神中露出的不满,徐良笑了笑。

 

他前世没和王韬打过交道,但也听说了此人不懂人情世故,爱憎分明,经常在公开场合爆出出格言论。

 

就像现在,你在外人面前把别人说的一文不值,谁还给你卖命?

 

不过老王虽然不是一名合格的ceo,但搞技术绝对没得说。

 

在港科大准备毕业课题时,王韬决定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其实,很少有本科生自己可以决定毕业课题的方向,大多由导师指定课题。

 

但王韬意志坚定,找了两位同学去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

 

在他和同学的软磨硬缠下,导师终于松口答应了。

 

为此,王韬申请到了学校1.8万港币经费,这期间他不惜逃课,每天熬夜到凌晨五点,这种状态持续了5个月,终于完成了毕业课题。

 

然而,演示的时候,飞机还是从半空中掉了下来,王韬毕业设计勉强只得了一个c。

 

不过却因祸得福,获得了港科大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湘的欣赏,推荐他读研究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