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汉华企业家年会(第3页)
“各位同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声音低沉而有力,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
来自海外的人,也通过手里的同声传译设备明白了他的意思。
台下的嘈杂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今天是第一届‘汉华企业家年会’举办的日子,很感谢各位可以不远千里,甚至万里,飞到这里参加今天的盛会。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危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
“不是普通的危机,而是一场可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此言一出,原本平静的台下众人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徐良没有理会这些,继续道: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在危言耸听。
毕竟,现在的全球经济看起来依然繁荣。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政府和美联储都在积极干预,各地的股市虽然有一定的跌幅,但大体还非常稳定。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这一切,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背后的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组数据图表。
“这是过去几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情况。
从2001年开始,次级贷款的规模逐年攀升,到2006年达到了顶峰。
这些贷款被包装成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卖给了全球的投资者。
表面上,这些产品看起来风险很低,收益很高。
但实际上,它们的底层资产是那些信用评级极低的借款人。”
台下的听众们开始认真起来,许多人拿出笔记本,记录着徐良的每一句话。
“问题在于,这些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极其脆弱。”
徐良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一旦房价停止上涨,甚至开始下跌,这些借款人将无法偿还贷款。而一旦违约率上升,那些看似安全的金融产品将瞬间变成废纸。”
他切换了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国房价指数的走势图。
“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房价已经开始下跌。
虽然跌幅还不算大,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房价的下跌,违约率将迅速上升,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将不可避免。”
台下的气氛开始变得凝重。许多人皱起了眉头,这些内容他们在媒体上也听到过,但始终没觉得问题有多严重。
“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问题没有那么严重。那么我给各位几个汉华调查多年的数据。
第一,美国次债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
这个数据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以美国现在的gdp,这个数字在承受的范围内。
但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数据。
所有人都知道围绕着次贷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品。
Cdo,复合型Cdo,Cds等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所有这些衍生品的规模超过60万亿美元!”
哗……
惊呼声响彻大厅。
“可能有人觉得我在胡扯,但我不会拿汉华的声誉开玩笑。你们可以算一下,2万亿美元支撑60万亿美元的倒金字塔结构有多脆弱。
可以说,只要房地产市场出现10%以上的塌陷,庞大的次债衍生品市场就会轰然倒塌。
各位,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全球有哪个国家能接住这天量的亏损?
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答案。
没错,就是no。
没有任何一个。
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接不住60万亿美元的亏损!
各国政府的干预,也不可能填上这么大的窟窿。
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这场危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徐良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
“首先,全球金融市场将陷入动荡。那些持有大量次级贷款相关产品的金融机构将面临巨额亏损,甚至破产。
其次,信贷市场将迅速收紧,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
最后,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需求下降,出口减少,我们的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场危机离我们很遥远。
毕竟,我们是在华夏,我们的经济依然在高速增长。
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全球化已经让世界变得紧密相连。
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会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市场信心等渠道,传导到全球,包括华夏。”
台下的听众们开始不安地骚动起来。有人举手提问:“徐总,您觉得这场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徐良:“我不是神,更不是上帝,没办法预测具体时间。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危机已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酝酿。
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三个月,也许更久。
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他切换了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全球资本流动的示意图。
“在这场危机爆发之前,我们需要做几件事。
首先,降低杠杆,减少债务。
其次,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可能的市场冻结。
最后,重新审视我们的业务模式,寻找那些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依然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当然,危机中也蕴藏着机会。”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洗牌的过程。
那些能够在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往往会在危机后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悲观,而是把这场危机看作一次考验,一次机遇。”
他切换了最后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风暴将至,唯有强者生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