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家宴

“徐总,我其实更想听听你对海外金融投资市场的看法。”娄伟笑眯眯说道。

 

“海外投资,汉华主要分作三大业务板块,风投、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

 

徐良见娄伟对风投兴趣不大,便着重介绍了一下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业务。

 

听完后,娄伟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又点了熊小鸽的名。

 

继熊小鸽后,张帆等人也都依次发言,把国内创投产业说的天花乱坠,都想给这位管着2000亿美金的“大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过由于徐良占用了太多时间,其余人只获得了一两分钟的发言时间,娄伟问了几句便又轮到下一个人,这让他们感觉满腹韬略都没表现出来。

 

很快,这场献计献策的座谈会就到此结束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徐良、姜晓阳及张帆、熊小鸽等人结成一队离开。

 

他们刚走出门,迎面就走来了一队人。

 

打头的是梁棉松,在他身后还跟着苏世民、麦晋桁及几个老外。

 

两队人都注意到了对方,但是场合不对,就没打招呼,只有麦晋桁这个老朋友朝徐良点头致意。

 

徐良感觉不太妙,多半是梁棉松牵线搭桥,给中投找了两个“有潜力”的海外大项目。

 

黑石即将上市,摩根士丹利威震华尔街,这肯定是赚钱的好项目嘛!

 

一般人应该都这么看。

 

徐良心中微微叹气,管不了,各人自扫门前雪吧。

 

把自己的产业做好,就算是为国家建设出力了。

 

刚走出大会堂,张帆和熊小鸽等人便和徐良分道扬镳,笑呵呵的离开了。

 

到了车里,姜晓阳道:“你今天说的太多了,产业、政策,上面不清楚吗?需要你来提醒?”

 

徐良微微一笑:“说一下吧,万一能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呢?”

 

姜晓阳嗤笑,“你想多了,那是国家的钱,你有资格做决定?”

 

“那2000亿美元,也有我的十三亿分之一!”

 

徐良其实也知道自己说话可能不够分量。

 

在华夏,商人再有钱,地位也比玩政治的低一筹。

 

几千年的传统,不是百年时间能改变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想尝试一下。

 

试想,如果国家间接投资个几十家、几百家独角兽企业。

 

难道不比投资黑石,最终只赚个余额宝收益强?

 

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他这样的商人才能赚到更多。

 

他在海外的那些产业才能更安全。

 

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在后面支持,美国佬、法国佬、东瀛矮子,早就耍手段把他手里那些资产瓜分了。

 

到了他现在的地位,赚多少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怎么在各大势力中游走的同时保住钱才是关键。

 

而这个关键就是国家势力。

 

老美全球1,一张绿纸收割世界,谁敢不服?

 

老美的商人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予取予求。

 

像索罗斯,收割英国央行,猎杀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除了嘴上咧咧,他们敢不给钱?

 

反面例子就是切尔西的阿布,努力融入英国,融入西方,到头来人家一句话就能把亿万家财吐出来。

 

所以,商人发展到一定程度,比拼的一定是国家实力!

 

作为华夏人,他是幸运的。

 

背后有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这也是他敢于在全球扩张的基础。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家变得更强大。

 

这样他的资产才会安全。

 

姜晓阳:“你改变不了他们的。”

 

徐良淡淡道:“尽力了,心里面过得去就好。”

 

“可你这代价太高了,娄组长都已经那样问了,明显是想在海外大展拳脚,你一直说国内算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把汉华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回报率拿来讲讲?

 

那是美元资产,正合他们的心意。”

 

“代价高?什么代价?最多不过是丢了这次融资的机会。

 

汉华现在还缺钱吗?”徐良道。

 

姜晓阳盯着他,“中投的钱跟海外的钱可不是一个性质。”

 

拿到上面的钱,等于拿到了国内投资的通行证,一些由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再上门去谈的时候会更容易。

 

企业并购和重组,行业融资,资格申请等等,都会容易一些。

 

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拿到中投的钱对汉华都是绝好的事情。

 

“放心吧,以汉华现在的投资水平,以及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中投只要投资,肯定不会错过汉华。”

 

姜晓阳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对了,你为什么觉得中投不重视国内市场?娄组长可是说了,要遴选国内的vc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