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徐工收购案(第3页)

 

凯雷以4亿美元的代价获得太保寿险24.9的股权。

 

而且按照合约,凯雷在太保寿险的股份,今后可选择转换为一定比例的集团公司股份。

 

也就是说,凯雷可以随时把自己在太保寿险的股份转变为整个太保集团的持股。

 

投资时限上锁定为至少3年,三年内不能退出。

 

亦可在政策允许时,优先将股份增持至49。

 

如果没有意外,2007年凯雷将追投一部分资金后,将其在太保寿险的股份转为太保股份,最终持有其19.9。

 

2007年12月25日,太保在A股上市,2009年12月23日,太保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2010年12月30日开始,凯雷陆续减持套现太保股份,最终在2013年1月全面退出,以8亿美元投资换得51亿美元的回报。

 

六年时间获利43亿美元。

 

平均每年盈利90。

 

抢银行都没有这么赚。

 

徐良虽然不知道凯雷投资太保赚了多少,但他清楚。

 

超大号的国企每一个都是金矿。

 

“亲爱的大卫,华夏有句古话,有舍才有得。你不付出怎么会得到呢?”徐良微笑道。

 

“徐,请不要把我当傻瓜。

 

太保的股份我们已经握在手里了,而徐工的收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未必会成功。

 

用已经确定的利益去交换不确定,而且未必会获得更高回报的将来,所有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做。”

 

“话不能这么说,你们在太保的投资只是持有股份,没有决定权。

 

但徐工不一样,只要成功,凯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运营,以你们多年的运营经验,相信它成功的希望比太保更高,到时候将获得远比太保更多。”

 

“亲爱的徐,我跟太保谈了三年,比任何人都明白他的价值。”鲁宾斯坦道。

 

“大卫,太保老保单负债接近两百亿华夏币,这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华夏保险行业有三大不良资产。

 

20世纪80年代的“长尾保单”。

 

90年代初的“乱投资”。

 

但负面影响最大的是“利差损”。

 

1996年,华夏保险业开始实施财险和寿险分业经营。

 

3.27国债事件时,由于膨胀率太高,户部给国债保值贴补,10.98的存款利率一直持续到1996年。

 

从1996年开始,华夏人民银行开始降息。

 

至199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大幅降至2.25。

 

太保在1995年1999年6月期间,销售了大量保证收益率在48.8的寿险保单,平均负债成本约为6.53。

 

而在央行大幅降息后,保单利率无法随银行储蓄利息同步调整,原有高利率保单还会继续产生利差损,并逐年增加。

 

这导致华夏寿险行业普遍出现巨额亏损,包括华夏人寿、华夏平安、华夏太保,都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