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庞大的红岩(第3页)
“徐!”
彼得蒂尔满脸笑容的起身,与徐良击了一下拳,招呼后者坐下。
“大家都说你赚大了。”彼得蒂尔笑着道。
徐良微笑道:“你不是也赚了很多吗。”
蒂尔基金对冲基金部门作为红岩和汉华的影子基金,在次债中赚到钱后,彼得蒂尔不满足于5%的分成,也开始学着他做空次债。
虽然他入场的时间晚,但也赚到了不少钱。
“我的那支基金已经全部完成清算了,这周之内会全部转到你们指定的海外账户。”
彼得蒂尔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仰头喝了一大口,随即道:“外界都以为蒂尔基金赚了140亿美元,其实大部分都是你的。”
怕他误解,彼得蒂尔又赶忙补充道:“我这可不是在埋怨什么啊,相反,我要谢谢你。
跟在你们后面,我自己也赚了三十多亿美元。
同时,受益于这份业界拔尖的成绩,去年有多达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蒂尔基金。
即使扣除你们那只规模达106亿美元的影子基金,蒂尔基金的资管规模也达到将近200亿美元了。
外界已经把蒂尔基金当做是今年全球十大对冲基金的有力竞争者!”
说到这,彼得蒂尔摊了摊手,“说实话,资管规模暴涨,搞得我和团队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投资了,这可真是幸福的烦恼。”
徐良笑了笑,彼得蒂尔的蒂尔基金,两年前还只是一家管理10亿美元的风投基金。
在自己的张罗下才成立了对冲基金部门。
现在他自己进军对冲基金不过一年时间,资管规模在很短的时间内暴涨了近7倍,比当初自己募资的时候可容易多了。
不过表面看这是好事,但暴涨的基金规模,会对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投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可不像自己拥有前世的记忆,闭着眼投资都能赚大钱。
而且因为资金量大了,变成了市场中的一只大鱼,过去的很多投资策略就失效了,公司上上下下都需要蜕变。
如果无法适应这种蜕变,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市场上每年都有新基金崛起,可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在规模变大后泯然众人矣,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永远是那些老牌基金,如桥水、德劭。
原因就在于此,给你钱也把握不住啊!
“需要进行一些变革,让公司维持住这个体量,不然就是划破天际的流星,虽然璀璨夺目,但存在的时间却很短暂。”徐良道。
彼得蒂尔轻轻点头,“你说的很对。”
看了徐良几眼,彼得蒂尔欲言又止,他很想问对方汉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但涉及到这么高的机密,哪怕是朋友,也不方便随便打听。
他干脆抛砖引玉,说起了蒂尔基金接下来的投资大方向:“我接下来想投资美元和石油。”
徐良没有问具体的,“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汉华接下来的方向应该还是老本行,股市和汇市。”
彼得蒂尔很想再详细问问,可他看徐良所表达出来的态度,似乎不想深谈。
他对此表示理解,可心里难免还是会有些感到不舒服。
自己都抛砖引玉了,可对方还带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而且自己又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会分享一些蒂尔基金搜集到的市场信息,双方互惠互利。
他觉得徐良变了,再也没有往日的大气与豪爽。
或者说,对方一直就没变,就拿这次做空次贷来说,对方摆明就是想借用蒂尔基金的名义去从事这种容易招致骂名的行动。
他们蒂尔基金的确从中获得了一些好处,但那也是应得的。
如果对方不留一手,早点分享更多关于次贷衍生品市场的调查报告,他们也不止才赚三十多亿美元了。
楼下歌声悦耳,可两人都没心情去听,都在心里算计着,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徐良其实能猜到彼得蒂尔会对自己有一些看法。
可他不在乎!
自己让蒂尔基金躺赢了一次,够意思了。
可对方的欲望沟壑难填,竟然还想打听他们的第二波行动。
一点分寸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