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梦工厂(第2页)
“我们已经安排了2000万美元的初期预算。”
“少了,再加一倍。”徐良直接道。
杰弗瑞卡森伯格脸上露出犹豫,不过想到大老板已经两连胜结果,还是点了点头。
“杰弗瑞,想要获得更高的产出,就要舍得足够多的投入。而且现在的梦工厂动画并不缺钱。”
从04年梦工厂动画被收购到现在,连续推出六部动画长片,总票房加起来近25亿美元,再加上影视周边收入。
梦工厂三年来总计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总收入。
扣除各种开支,以及新电影的开发成本。
梦工厂动画的账上还有近7亿美元的现金。
这些钱,徐良并没有提取,一直留存在梦工厂的账户上。
“杰弗瑞,我听说你的老搭档在派拉蒙的日子过得不太好”徐良微笑着转移了话题。
杰弗瑞卡森伯格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派拉蒙拿走了梦工厂影业的版权,却没有给足够的支持,史蒂文很不满,正计划在外部资本的支持下带着梦工厂影业离开派拉蒙。”
徐良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感叹。
曾经那个有希望成为好莱坞第七大巨头的影视公司越发败落了。
事实上,梦工厂的出现源于一个复仇的故事。
1984年,迪士尼从派拉蒙影业请来了迈克尔艾斯纳担任ceo。
作为艾斯纳多年的部下,杰弗瑞卡森伯格也一起离开派拉蒙影业,跟随艾斯纳到了迪士尼,分配到了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部门,成为该部门的主席。
随后的10年,迪士尼疯狂扩张周边衍生商品,翻修了陈旧的迪士尼乐园,并拓展业务涉足了适合成年人观看的电影领域。
同时,迪士尼黯淡已久的动画部门重新走上正轨,先后制作了《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等作品。
到了1994年,迪士尼公司的市值从10年前的14亿美元发展到了280亿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根据多家外媒报道,因职位和酬劳问题,杰弗瑞卡森伯格与迈克尔艾斯纳产生矛盾,双方最终不欢而散,前者被迫离开了迪士尼。
杰弗瑞卡森伯格因这次纠纷也向法院起诉了迪士尼,这一官司持续了数年。
离开迪士尼后的杰弗瑞卡森伯格与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娱乐业大亨大卫格芬共同创建了一个新的好莱坞工作室,梦工厂由此诞生。
此时的好莱坞,风起云涌,两大红利让许多好莱坞新人、新公司一跃走到舞台中心。
第一个红利便是3d与cg技术开始应用于影视制作领域。
就在梦工厂成立前,作为梦工厂创始人之一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其导演的影片《侏罗纪公园》中大量使用cg技术来制作恐龙特效,这些新技术对好莱坞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后在1995年,皮克斯工作室制作的《玩具总动员》也被业界视作里程碑之作,这是全球第一部3d动画长片,为这一类型动画片开辟了新的赛道。
第二个红利则来自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全球化的浪潮。
伴随当时多届美国政府实施的鼓励投资政策,各类资本开始在美国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其中一部分也惠及到了电影业,好莱坞影响力在全球迅速提升。
1975年后,仅过去20余年,至1997年时,大制片公司的平均成本已经在500万美元的基础上翻了10倍。
在此背景下,杰弗瑞卡森伯格向迪士尼复仇的第一步选在了3d动画领域。
彼时,迪士尼在3d、cg领域与皮克斯工作室的合作却日益紧密。
“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出品、发行名单中均有迪士尼的身影。
皮克斯在打造完《玩具总动员》后开始制作《虫虫特工队》,而梦工厂当时有一个起步晚于《虫虫特工队》的3d动画——《小蚁雄兵》。
在与皮克斯、迪士尼的赛跑中,杰弗瑞卡森伯格要求创作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赶工,并请来了伍迪艾伦、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莎朗斯通等明星为角色配音。
最终,在1998年10月,《小蚁雄兵》比《虫虫特工队》早6周上映,这个微妙的时间差使得皮克斯与迪士尼反而成了跟风者。
随后,双方的斗法还在继续。
2001年5月,梦工厂推出了第一个现象级ip作品《怪物史莱克》。
半年后,皮克斯与迪士尼推出《怪兽电力公司》。
不过在来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怪物史莱克》击败后者夺得最佳动画长片奖。
2003年,皮克斯推出《海底总动员》,梦工厂就制作《鲨鱼黑帮》。
此后几年里,在多部动画长片上,仍能看到双方斗法的痕迹。
在随后的10余年里,梦工厂还相继创造了“功夫熊猫”“驯龙高手”“马达加斯加”“疯狂原始人”等著名ip。
梦工厂影业则出品、投资、制作了《拯救大兵瑞恩》《猫鼠游戏》《美丽心灵》《角斗士》《荒岛余生》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在电视剧层面,梦工厂还有《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等影视佳作。
此外,彼时梦工厂旗下还有音乐唱片、互娱等多个子品牌,涉及游戏、音乐等领域,甚至计划建设实景乐园。
国内于2016年之前出版的有关好莱坞的书籍中,梦工厂也被视作一个小巨头,是迪士尼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